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评论 > 正文

不宜夸大“社交恐惧”现象

2021-10-26 11:19:31    工人日报

戴好帽子、塞上耳机、看着手机,最好再戴一副遮住半张脸的墨镜才敢出门……你是否见过这样的“社恐”青年,又或许,你也是“社恐”人群中的一员?社交平台上,与“社恐”相关的话题讨论很热。(见10月24日《光明日报》)

人类是群居动物,人际交往是人类生存、发展的本性与常态。可在科技进步、信息发达的当今,一些人却患上了“社交恐惧”,他们在社交时会感受到不适、害怕和焦虑。

有专家指出,社交恐惧症的问题不是不社交,而是恐惧。剖析“社交恐惧”本质,实际上是在面对可能被他人审视的一种或多种社交情况时,所产生出的明显害怕或焦虑。

这通常是始于童年或青春期的常见心理障碍。当下年轻一代独生子女居多,楼房耸立打破了过去邻里无间的状态,年幼时他们的社交频率就远不及上一代;成长过程中又正逢互联网兴起,社交软件普及,年轻人越来越呈现“线上狂欢、线下沉默”的状态。“哪有人喜欢孤独,不过是害怕失望罢了”。这种“逃离”心态在心理学中被称为认知加工偏差。即在面对社交人群时会夸大负面结果出现的可能性,或者对模棱两可的情况作出消极的解释。

但事实上,别人并没有那么关注你的一举一动,更不会觉得你很糟糕。切忌盲目往自己身上贴标签,并由此制造出无端的焦虑。

化解破解“社恐焦虑”,首先要走出手机依赖症,提高自身的社交自信、社交勇气和社交本领。社交是不可或缺的生活常态。回避、抗拒,不过是自欺欺人。要多告诉自己可以很好地完成社交活动,进而拥有更积极的情绪。

家校要加强对青少年的积极引导,培养其树立正确社交的意识和自信心,以平常心待人对己,比如要友善地对待别人,在帮助他人时忘却烦恼、证明自身价值;不要拿自己弱点和别人优点相比,过于自大和盲目自卑均不可取,等等。(张玉胜)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加快“两高”行业升级改造与低碳转型
下一篇:依法引导父母为孩子“扣好第一粒扣子”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