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评论 > 正文

依法引导父母为孩子“扣好第一粒扣子”

2021-10-26 11:26:10    工人日报

通过制度设计,实现家庭教育由以家规、家训、家书为载体的传统模式,向以法治为引领和驱动、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要内容、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的新模式迭代升级。

“我的孩子我做主”,这样的观念已经落伍了,尤其是从今以后——10月23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一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家庭教育促进法》,明确规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负责实施家庭教育。

教育孩子一直被视为家事、私事,自己的孩子怎么教育,自己说了算。《家庭教育促进法》出台后,这一状况将被改变——这是该法的一大亮点,即通过制度设计,实现家庭教育由以家规、家训、家书为载体的传统模式,向以法治为引领和驱动、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要内容、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的新模式迭代升级,将家庭教育由以往的家事,上升为全社会都有责任助力和支持的事。

该法的另一大亮点是为家长缓解焦虑。为呼应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双减”要求,该法规定,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加强监督管理,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畅通学校家庭沟通渠道,推进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相互配合。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合理安排未成年人学习、休息、娱乐和体育锻炼的时间,避免加重未成年人学习负担,预防未成年人沉迷网络。相信该法的出台,既有助于减轻学生的负担,也有望缓解家长的焦虑。

家庭教育是孩子人生的基础和起点,家庭和家长在未成年人健康成长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我国社会的转型发展,传统的家庭结构和功能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日益凸显。一些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的家庭教育主体责任意识不强,对未成年人生而不养、养而不教、教而不当的现象不同程度存在,有的甚至将实施家庭暴力视为家庭教育的一种方式。

父母该如何把孩子教育好,帮助孩子“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有必要先明确家庭教育的内容,《家庭教育促进法》对此概括为,培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家国情怀;培养良好社会公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培养科学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培养良好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以及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等。同时,该法列举了家庭教育的方法,诸如加强亲子陪伴、发挥父母双方的作用、言传身教、尊重差异、平等交流等。正如一则公益广告所显示的,看到爸爸抽烟,儿子也用棒棒糖比划着抽起来;看到妈妈过马路闯红灯,女儿也一起闯红灯。父母是孩子最好的榜样,把言传与身教结合起来,以身作则,让孩子看到好的榜样,孩子才能“有样学样”。

为人父母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这一法律的出台,意味着要做一名称职的家长,必须肩负起严肃的责任。同时,来自外界尤其是政府和社会的帮助和支持也十分重要。该法专章规定了“国家支持”和“社会协同”。在“国家支持”章节,明确了一系列支持举措,包括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制定家庭教育工作专项规划,将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纳入城乡公共服务体系和政府购买服务目录,将相关经费列入财政预算;省级以上人民政府统筹建设家庭教育信息化共享服务平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确定家庭教育指导机构,组织建立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专业队伍,开展家庭教育服务工作等。不难看出,家庭教育的主要责任在家庭,政府部门并不予以过度干预,更多的是一种指引和帮助。

教育孩子这件事,谁都不是旁观者,除了父母外,还需要学校、政府、社会等各个方面的支持和帮助。“依法带娃”,全社会需要一起重视、共同努力。(张伟杰)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不宜夸大“社交恐惧”现象
下一篇:擅闯虎区,别拿命挑战常识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