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评论 > 正文

明确信息权益归属,倡导数据的合规价值

2021-11-03 11:47:50    光明网

《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于2021年11月1日起施行。本法共八章七十四条,明确了个人信息和敏感个人信息的处理规则,完善个人信息保护投诉、举报工作机制,从严惩治违法行为,全方位保护个人信息安全。

大数据时代带来了高效、便捷和创新,从购物、交通到市政、办公、教学,互联网将我们的工作生活娱乐通过数据串联起来,不少产业、互联网平台也凭借数字技术创新繁荣起来。

但我们逐渐发现,逛完楼盘会频繁接到楼盘推销电话;搜索完某一物品,平台会频繁推荐此类产品;注册完机构会员,你会成为机构相关产业整个产业链上被推销业务产品的客户……于是,大数据杀熟、精准营销、过度索权等也成为了数据的标签。

从经济学的角度讲是供需匹配,偏好推荐可以增加消费者的效用,也会降低企业的成本,有助于资源实现帕累托最优,促进社会福利的最大化。但同时,信息不对称导致的市场失灵,会使得企业缺乏有效的监管和竞争机制,不利于市场的长远发展。

因此,《个人信息保护法》的施行,是有利于所有市场主体的。就个人而言,严禁“大数据杀熟”,APP不得强制推送个性化广告,不得非法收集、使用、加工、传输他人个人信息,不得因用户不同意提供信息拒绝服务等条款,明确界定了个人信息隐私内容涵盖的范围,及个人信息的权属权益。

权属明确之后,未来互联网平台利用个人信息需要从用户获取授权,也将在使用、存储过程中承担更多信息保护的责任。但这并不意味着对企业或者说经济主体行为活动施加限制,而是希望通过立法建立数据要素市场的市场规则,并形成数据合规价值导向。从这个角度来讲,《个人信息保护法》促进了数字经济发展,明确数字信息使用的权利边界,让权属权益更加清晰。另一方面,随着《个人信息保护法》的生效和执行,数据权属、数据使用、数据交易、数据传输都将成为执行重点,推进我国数字产权的确定。

值得关注的是,在数据执法过程中,仍旧需要注重平衡经济效益和数据权属的关系。在保护用户信息权益的同时,要注意保障企业对数据信息的合理合法使用权利,给企业留出创新空间和时间。互联网企业也应该积极主动,推进和公开通用、简化的隐私政策,包括格式较为一致的信息授权使用协议;明确个人删除信息的权利;明确处罚细则,要有具体细化的信息保护违规违法的处罚规则。

总之,《个人信息保护法》的关键核心是明确信息权益归属,目标是倡导数据的合规价值,只有建立信息合法边界,才能促进数字经济和数字社会的健康长远发展。(盘和林)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孩子班上残疾生应去特校”,不能无解
下一篇:防范农民工工资拖欠,需要全流程保障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