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艺术 > 正文

乔十光漆画艺术展在山东美术馆展出

2021-08-11 11:55:52    美术报

本报济南讯 张楚杭 8月7日,由清华大学、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主办的“漆墨春秋——乔十光漆画艺术五十年全国巡展济南站”于山东美术馆开幕。展览集中展示著名漆画艺术家、教育家、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乔十光漆画、水墨作品100余幅,全面展现其在漆画领域的探索、创新与贡献。

乔十光 宏村月沼 180×90cm 2005年

展览以时间为线索,分为4个部分,对应着乔十光的4个艺术阶段:求索探新(1961年-1987年)、拓展厚积(1988年-2002年)、多元交融(2002年-2010年)和混沌回归(2011年至今),完整地涵盖了乔十光的从艺历程,全面展示了他的艺术成就。并专门出版展览作品集《漆墨春秋》、漆画技法总汇《漆趣大千》、《艺术活动文献年表》以及学术评论文章等资料,为观众呈现出一个立体的、生动的、丰富的乔十光。

尽管中国漆画历史悠久,但对于其现代化、当代性转换来说,发展时间尚不足百年。而乔十光,就是那个致力于将现代漆画推上艺术舞台的人。他以实践家的执着、治学者的专注全情投入研究,为丰富中国当代绘画、发展漆艺拓展了新的空间。

纵观乔十光五十载艺术人生,他不仅是一位卓越的漆画创作者,还是中国现代漆画的奠基者、漆画运动的推动者、漆画学科的建设者之一。

在接受现代化美术教育的同时,乔十光对于传统漆艺制作技法也有十分深厚的积淀,在几十年的实践生涯中,他对于蛋壳镶嵌、泼漆、金银彩绘等一系列漆画技法语言做了新发掘,潜心探索表现人物的技法,创造了“铝箔粉罩漆研磨法”。他深深扎根民间,多次深入到传统漆艺发展地区考察调研,多方搜集不同地区漆艺的工艺特点。几十年来,乔十光通过实地考察创作了一系列具有代表性、烟火气的绘画作品。

著名艺术家吴冠中曾评价:“乔十光的画追求饱满、厚实,画面洋溢着浓重的生活气息,多半是乡土气息。他的造型基本功是扎实的,他在刻画形象或组织画面中同时赋予装饰风格,自然形态被整理、归纳入简约、整齐的艺术秩序中。他的作品无论大小,都源于生活,是从他一笔一画一丝不苟的写生稿开始,逐步概括、提炼、演化而来”。

作为一名艺术家,乔十光执着坚守、推陈出新;作为一名教师,他躬耕育人、倾囊相授;作为漆艺的传承人,他全心投入,用经典的作品和高尚的师德,在中国当代漆画艺术和漆画教育事业的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即使年龄渐长、本应颐养天年,他仍是笔耕不辍,创作不止。在乔十光的带动下,中国漆画作者仅用了一代人的探索实践,就完成了中国现代漆画的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从装饰艺术到纯艺术、从漆器到漆画的转变、漆艺从民间转移到高校的转变过程,为漆画成为独立体系做出了重要贡献,因此,乔十光被誉为“中国漆画的一面旗帜”。

展览将持续至8月29日。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推动昆曲艺术薪火相传
下一篇:“南越王”来了!他穿着丝缕玉衣、吃着烧烤来了……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