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践行伟大抗疫精神

2022-04-19 17:00:56    《人民周刊》

编者按: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来势汹汹,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中国人民风雨同舟、众志成城,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构筑起疫情防控的坚固防线。2020年9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上指出:“在这场同严重疫情的殊死较量中,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以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大无畏气概,铸就了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的伟大抗疫精神。”2022年3月,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势严峻复杂。在伟大抗疫精神的激励下,广大医护人员白衣执甲、向险而行;各界干部群众团结互助、同心抗疫。日前,本刊记者采访了奋战在抗疫一线的医护人员和部分群众,倾听他们从2020年到2022年奋力抗疫的故事和心声。

 

【服务好人民的生命健康】

记得两年前接到国家援鄂抗疫任务,最大的压力是对病人的救治。首先要快速收治病人、降低病亡率、提高治愈率,同时又要防止医疗队队员感染。回想当时在临时党支部,面对党旗宣誓“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禁不住饱含热泪,因为那时才知道牺牲一切的意义。我们经历了严峻的考验,也获得了难得的锻炼,更深刻地感受到祖国的强大、人民的伟大,感受到习近平总书记把人民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的深厚情怀,也更体会到了医者的责任所在。

今年,很多抗疫骨干又投入到冬奥医疗保障当中。作为唯一一家同时负责北京、延庆、张家口3个赛区医疗保障工作的定点医院,我们圆满完成了北京冬奥保障任务,受到国家表彰。成绩已成过去,未来医院建设发展要稳扎稳打,以做国际先进的疑难疾病诊治中心为目标,努力下好健康医学先手棋,打好疾病防治主动仗,服务好人民的生命健康。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院长  乔杰

 

【投身疫情防控一线令我自豪】

2020年1月,北京市收治首例新冠肺炎患者。接下来的8个多月,我们负责北京市新冠肺炎重症病例的救治工作。随着北京市疫情防控形势的好转,重症患者明显减少。从2021年9月开始,我间断性进入新冠肺炎隔离病房救治重症患者。其间,一直参与新冠肺炎相关病例的会诊工作,10余次远程指导中国援外医疗队新冠肺炎重症救治。

能够投身疫情防控一线,是一件令人自豪的事情。在这个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的伟大和政策的真实落地。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指明了工作方向,我们需要扎实做好每一天的具体工作。作为国家医学中心的医生,需要研究应对较大规模疫情暴发时的工作预案,为疫情防控建言献策。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重症医学科(ICU)科室主任  刘景院

 

【秉持科学严谨的态度把好关】

2020年6月16日,我前往北京地坛医院支援,主要负责核酸检测工作,历时一个半月。当时,地坛医院收治了300多名新冠肺炎确诊患者。虽然我出发前做了充分的心理准备,但当离新冠肺炎病毒如此近时,心里还是很紧张。尤其是第一个班,至今记忆犹新:6月18日16时开始,一直忙到23时30分左右出舱。当天空调坏了,再加上紧张,我出舱时浑身湿透了……2020年12月,我们科接手医院的核酸检测工作,于是把在地坛医院支援时的经验带到了实验室,严把生物安全和质量关。如今,核酸实验室已经运行一年多了,累计完成40余万管核酸样本检测。

我是一名共产党员,在国家和人民需要的时候决不退缩,我也立下了“但为家国事,此躯亦可捐”的誓言。当前,我带领核酸检测团队继续秉持科学严谨的态度,认真做好日常工作,为医院把好这一重要关口。

——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检验中心  刘伟杰

 

【疫情就是命令,理应冲锋在前】

2022年春,一场疫情的“倒春寒”令国人猝不及防。3月15日,北京“南大门”廊坊实行全域封控。为迎战新冠病毒,3月21日凌晨1点50分,我带领10名医护人员奔赴富士康隔离点,马不停蹄开始工作。

每当疫情反弹,我都主动请缨前往一线。考虑到年龄大、身体不太好,每次院领导都拒绝了。可这次不一样,疫情严重,人手紧缺。在隔离点,我面对的密接者有心脏病、高血压等慢性病患者,还有一周岁左右的婴幼儿。我不但要带领团队采集鼻咽拭子,还要对密接者进行医学观察、体温监测和用药指导。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4月2日,廊坊市实现社会面动态清零。

抗疫精神中,生命至上是首位的。国家出了那么多财力、物力,那么多医务人员投入进去,就是为了保护人民的生命安全。疫情面前,大家都把希望寄托在医生身上,医生责无旁贷。无论是从科学防控还是从精准管理方面来讲,医生的责任都是十分重大的。疫情就是命令,医生理应冲锋在前。作为一名医生,在任何情况下,我都可以把自己的一切置之度外。

——河北省廊坊市妇幼保健院妇保科主任  付长凤

 

【谱写同一曲守望相助】

寒凝大地发春华。时隔两年,不同的春天谱写同一曲守望相助。两年前的春天,3万余名援鄂医护工作者齐聚武汉;两年后的春天,超4万名援沪医护工作者同心守“沪”。我们曾在武汉东湖迎来樱花盛开,也必将在黄浦江畔喜看玉兰绽放。

4月6日下午,我们同济医院援沪医疗队正式进驻上海新国际博览方舱工作。我们负责的W2区方舱,共拥有床位1320张。我所在的医疗小组主要负责A区病人的各项工作。方舱里面生活条件比较好,病人的餐饮合理、营养均衡。病人吃好、休息好,增强抵抗力,减少恐惧,正确面对,才能更快地恢复健康。

特别感谢家人对我工作的全力支持,援沪期间,我的两个孩子独立完成学习,每日练琴,训练击剑。这次支援责任重大,使命光荣,我要照顾好每一位患者,希望他们早日康复出舱。

——湖北省武汉市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院援沪医疗队护士  熊静

 

【众志成城就能赢得胜利】

这个春天,“团长”这两个字在上海意义非凡。受疫情影响,拥有2400万人口的上海在封城近一个月时,一度民生物资供应紧张。众多共产党员、普通市民自担风险、自告奋勇当起了“团长”,为广大市民纾困解难、缓解焦虑。

48栋楼、104单、231瓶奶……封城期间看到“上海发布”的微信推文“牛奶、尿布都可以通过指定渠道团购”,我便在小区业主群发了信息,建立了团购牛奶群,自告奋勇当起了小区业主团购牛奶团的“团长”。牛奶的团购要求比较苛刻:必须满200瓶才能送。我家只要2瓶,我们小区1000多人,开团后群里一下子涌进将近200名需要牛奶的业主。订购的第三天,鲜牛奶就送到小区门口了。跟小区物业沟通后,我和丈夫做起了分发和统计工作。发货过程中,有热心邻居问需不需要帮助统计取牛奶的业主有什么需求,其他业主也会主动在团购群里帮助回答,并不是一味等着别人服务,大家主动互帮互助、服务集体。有的业主领到牛奶后,说“牛奶很好喝”。这是对我最大的鼓励。目前我们小区的业主已经领过4轮免费物资,包括水果、蔬菜、鸡蛋、挂面。众志成城就能赢得胜利,这是发生在身边的疫情和小区业主共同抗疫的故事带给我的真实感受。

——上海市闵行区市民王潇

 

【我治愈了他们,他们也治愈了我】

这次碰上疫情,是我拿到心理咨询证书后第一次正式做咨询。恐慌、失眠、焦虑……面对疫情的“并发症”,关注公众心理健康、筑牢看不见的心理防疫战线同样重要。

封闭的第30天,余粮也快没啦,好在家有大厨,自制产品绝对好评!还有公司和社区暖心的“投喂”,以及来自四面八方的问候。我在做心理咨询时感到,困难时期,烦恼有时会被放大,力所能及地做些事情,就感到了快乐。不知道是我治愈了他们,还是他们治愈了我。有的咨询者因为疫情原因不得不换工作,有的因为疫情影响出国留学,还有的因为隔离太久闷得慌、想找人倾诉。做咨询之前还担心做不好,但是做完咨询之后还是很开心,有帮助人的成就感,尤其是接到反馈,显示我的咨询帮他们缓解了心理压力的时候。

今年,在上海疫情期间,一群和我一样有心理咨询证的人利用业余时间无偿做起了心理辅导员工作,为打赢疫情防控“心理战”默默付出。平凡之光,“沪”(护)心动人。

——上海市青浦区市民聂清馨

(本刊记者  屈一平  钱敏  付冰冰整理)

(《人民周刊》2022年第7期)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系列动画片《焦裕禄》 在审美转化中再现精神魅力
下一篇:吊装千吨 不差毫厘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