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法治 > 正文

劳务代偿方案搬上听证会

2022-12-01 08:56:44    检察日报

本报讯(通讯员吴万相 叶澄澄 席龙)为了尝鲜,二人在禁渔期、禁渔区使用禁捕工具捕鱼,涉嫌非法捕捞水产品罪。日前,经过公开听证后,贵州省毕节市七星关区检察院对二人作出不起诉决定,并要求二人以劳务代偿方式进行替代性修复。

六冲河属于乌江一级支流,流经七星关区杨家湾镇七星村大河坪。

今年5月30日,李某甲、李某乙不顾禁捕规定,携带渔网来到大河坪水域撒网捕鱼。正当收网回家时,二人被巡逻民警抓了个现行,现场缴获野生鱼162条,经称重为3.9公斤。案发后,二人对自己的违法事实供认不讳。

承办检察官经审查认为,李某甲、李某乙自愿认罪认罚,且愿意修复生态环境,主观恶性不大。

11月18日,七星关区检察院邀请人民监督员等作为听证员,就该案举行拟不起诉公开听证会。承办检察官详细介绍了案件事实和社会公共利益受损情况,出示相关证据,阐述审查意见及理由,并介绍劳务代偿的具体方式,要求李某甲、李某乙通过发放生态环境保护宣传资料等劳务代偿的方式,宣传禁止非法捕捞的法律法规,并向群众现身说法。

随后,听证员围绕本案的事实、证据、法律依据以及劳务代偿生态修复方案进行讨论,一致支持该院的处理意见。会后,该院对该案作出不起诉决定。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坚定宪法自信 弘扬宪法精神(法治头条)
下一篇:兼顾办案力度和温度 助力企业走好合规之路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