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市师范附属第三小学现有87个教学班,4000余名学生。学校全面落实“双减”政策,提高课后服务质量,不断探索三点半课后服务模式。学校打造“生活力教育”品牌,坚持“五育”并举,在“拥有生活的力量”核心办学理念和“爱生活、会生活、品生活”的教育目标下,以徽剧、轮滑等特色项目,构建彰显生活文明的多元化生活力课程体系,培养追求完满生活的活力少年。
学校积极落实“双减”政策的相关工作部署,多次召开专题会议带领全校教师学习“双减”政策,领悟政策精神;邀请专家进校园进行政策的解读和引领,并结合当前教育形式为教师答疑解惑;以“减负增效”为主题在各学科开展作业设计大赛,切实减轻学生负担,提高教学质量。在2021年合肥市中小学五项管理优秀典型案例评选活动中推荐的《分层统筹,纵向督查,五育并举,作业管理365》,荣获优秀典型案例。
为全面落实“双减“工作,提高课后服务的质量,不断探索三点半课后服务模式。2022年2月开始采用“1+X”模式,课后服务扩容增质:
其中“1”以班级为单位开展包括学业辅导答疑、书香课程、家长课堂、体育健康等内容。辅导答疑是立足切实减轻学生学业压力,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合理控量、适度分层,有效提质。一二年级不留书面家庭作业,老师们利用课后辅导答疑,帮助学生巩固当天的知识难点。三至六年级语数英三个学科由班主任统筹兼顾,确保当天作业总量控制在一小时内。辅导答疑期间,作业面批面改,及时发现问题,提高作业时效。使学习活动回归校园的课程,深受学生和家长的欢迎。
书香课程是关注心灵发展,一到六年级的学生年龄跨度大,阅读能力也不一样,因此学校教学部和语文教研组的各位老师根据每个年级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心理特点,提前列出书单,如:一年级的书香课程以中外有名的经典绘本为主,二三年级加入桥梁书籍和各类科普书籍。四五六年级以学生的阅读能力和阅读兴趣为参考,购买的是各类大家的散文、小说等等。重点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特色课程。
家长课堂最受孩子们的喜爱,班主任们提前招募家长课堂志愿者,和家长反复沟通课堂内容。志愿者家长们也纷纷行动起来,根据自身的专业和特长,精心备课和制作教案,准备了丰富多彩的课堂。
体育健康课程内容设计以小学生的兴趣为出发点,根据学校现有场地和器材,设置了乒乒球类、篮球类、足球类、协调类、体能类特色类等16个项目。每个年级每周的体育健康课程项目都不相同,每个项目难度根据各年级学生水平的不同呈阶梯上升趋势,这种课程内容的年级内循环和项目难度的年级间螺旋上升设计,既保证了体育健康课程内容的丰富性、趣味性,又兼顾到了学生参与课程的全面性和体质锻炼的科学性。
“X”课程包括社团和个性化课程。社团方面,利用学校人力、物力资源开设了23门“课后三点半”社团活动,从辅导教师的安排、社团的选定、活动时间、地点、内容等方面进行科学合理的安排,做到“课程、计划、人员、时间”四落实,并根据课程的开设情况鼓励学生依据自身特长和兴趣所向,选择合适的社团活动。个性化课程方面,积极与包河区第三方服务机构沟通,开展课后服务课程的开发,在提供教室、设施设备及管理基础上,围绕德、智、体、美、劳开设系列课程。本学期开设42门个性化课程,这些课程极大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充分满足了学生和家长的课后服务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