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评论 > 正文

优化整合“麻雀学校” 不以学生人数为唯一标准

2022-01-19 14:27:52    中国青年报

近日,《半月谈》关注了湖南省新田县的乡村小规模学校优化提质工作。在该县,农村教学点由104个优化整合为24个,80个教学点改成幼儿园或留守儿童之家。对“麻雀学校”撤还是留,困扰着不少乡村教育管理者。

“麻雀学校”说到底是社会变迁的产物。在社会流动不断加速的当下,一些乡村学校由于条件差、办学质量低,在激烈的教育竞争中缺乏吸引力和竞争力,办学规模逐渐萎缩。有的乡村学校从高峰时期的上千名学生,减少到如今只有几名学生。

区域之间、城乡之间教育资源的失衡,让不少人都渴望“更上一层楼”。教育作为一种社会流动的渠道,为了让这盏“希望之灯”拨得更亮、照得更远,不少家庭都竭尽全力。想方设法让孩子们到镇上、县里乃至市里读书,成为农村家长的理性选择。

犹如一枚硬币的两面,过去一些地方实施的“撤点并校”既有助于整合教育资源、提升办学质量,也留下了一些“后遗症”,如孩子们上学路途变远存在安全问题、家长陪读教育成本上升导致辍学现象加剧、寄宿制损伤亲情互动……对乡村学校进行优化,要坚持“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做到“一校一策”,不能单一、片面地以学生人数作为衡量标准。

为了一个孩子作出“不暂停办学”的决定,见证了教育部门“一个都不能少”的善良与担当。优化整合“麻雀学校”,不仅要考虑“麻雀学校”所在村庄,也要兼顾附近村庄的教育诉求。生源少了可以停办,生源增加了已停办的教学点可以恢复。只有深入了解实际情况,充分听取当地老百姓的意见建议,决策才会更有底气。

一个教学点就是一堆火,一个老师就是一盏灯。乡村学校犹如一个社会联结的纽带,不仅能够维系乡村道德秩序,也能够传播文明光源、丰盈精神家园,让老百姓心里更加安宁踏实、更有希望和奔头。“麻雀学校”哪怕规模很小、学生很少,也依然在当地老百姓心中埋下了文明教化的火种,成为照亮和温暖乡村的“庠序灯光”。(杨朝清)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有品位的老小区能提升城市形象
下一篇:关注罕见病诊疗 让每个生命都被温柔以待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