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评论 > 正文

还完钱轻松过年,为努力的“信义小哥”点赞

2022-01-19 14:29:39    钱江晚报

人生在世,和信义结缘,是需要努力才能做到的。江苏南通小伙陈伟就是通过努力成了人们口中的“信义小哥”。

“还完债的感觉,挺好。”1月16日,陈伟从南通如皋赶到南京,还完了最后一笔欠款8732元。他长吁一口气,“能联系上的都还清了,可以轻松过年了”。

据新华日报报道,34岁的陈伟原先在南京开了间水果店,薄利多销吸引了周边大量消费者。没想到因为疫情,去年4月水果店生意一落千丈,难以为继。陈伟返乡之前,盘点发现还有约14万元会员充值款待退还,涉及数百位客户。他先拿出手头上所有现金共6万多元还了,余下约8万元只能先欠着。

为了早日还清欠款,陈伟每天起早贪黑,从早上5点干到晚上9点,同时打三份工,每月一拿到工资,就赶往200多公里外的南京还钱。一些失联的客户也通过民警逐个找回。拿到钱的人竖起大拇指,称赞陈伟为人踏实、靠谱、有信义。

陈伟火了,成了南通和南京两地人们口中的“信义小哥”,当地政府将他评为“如皋好人”。有人愿意给陈伟提供短期工作;有人愿意帮他还债;还有人愿意免费提供门面房……陈伟的守信品质,让人心生善意,让人心悦诚服。

现在,超市、健身、美容美发等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小店,基本都推行预付消费的会员制。可人们见得多的是,小店突然倒闭,老板悄然失踪,消费者的预付款拿不回来。何况预付款多是日常消费的小额,很多人懒得追讨。可陈伟不是那种店主,他说:“谁的钱都不是大风刮来的,欠债还钱,天经地义!”

在陈伟的心中,欠债还钱是一件再正常不过的事儿。但这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却不容易。生活中越朴素的道理,越容易让人视而不见。君不见,临近年关,因为讨债,每年都会发生一些让人心酸的事情。对比一些恶意欠薪的企业,陈伟用行动诠释了“信义大如天”,一个平凡的人也可以活得顶天立地。

信义素来是中国传统文化推崇的道德准则,是人们修身立世的行为基础。人无信则不立,业无信则不兴。陈伟是个普通青年,有普通的身形外表,但他成功还完欠债,以诚立身、守信践诺,“信义小哥”是社会对他的褒奖,也是他闪闪发光的精神表征。这样的价值追求,会鼓励和带动更多人,会慢慢融入人们的血脉,成为一种精神传承。(陈江)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用有力的爱,来扛住人生的苦难
下一篇:发挥企业职业技能培训主体作用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