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评论 > 正文

用有力的爱,来扛住人生的苦难

2022-01-19 14:29:06    钱江晚报

一位垂垂老矣的杭州人,讲述了一个关于“天才儿子”的故事,令人潸然泪下。

父亲叫金性勇,儿子叫金晓宇。六岁那年,小宇被邻居孩子的玩具枪打瞎一只眼睛。成年后,小宇得了躁狂抑郁症……从1992年起,父母基本每年都要送小宇去医院接受治疗。

病在孩子身上,痛在父母心里。他们的家,“老旧、破损和混乱气息”,可以说是某种家庭生活的映射。不难想象,在漫长的时光中,作为最亲密贴身的照顾者,父母所承受的压力和痛苦是多么巨大。

面对不幸,父母凭借着坚韧不拔的爱,以及催生出的强大意志,承担起生活重压。他们坚信自己的孩子,永不放弃,终于迎来转机。

一次偶然的机会,小宇获得在家翻译作品的机会。他凭借多年刻苦自学的积淀,一发而不可收,开始他的翻译人生。十年里,小宇以每年两本书的速度,一共翻译了22本书,横跨小说、电影、音乐、哲学多个领域。他的书稿,没有错字、错句、错译,每本书都好卖,读者反响很好。

父爱如山,母爱如水。爱孩子是人的本性,本来平平无奇,但能让一位患了躁狂抑郁症的儿子成为“天才”,不能不说是爱的奇迹。这种人间至情至性的爱,用任何语言来描绘都显得苍白无力;这样一份不离不弃的人伦亲情,正是这个故事打动人心的关键。

这个故事,也让人想起电影《阿甘正传》中那句著名的话:“人生就像一盒巧克力,你永远不知道下一颗是什么滋味。”影视剧里的悲伤,终究与我们隔着一层距离,而这个真实发生在身边的故事,更容易让我们换位思考。

有人还从这个“天才”故事中,读出了什么叫“天生我材必有用”,这或许是给世人的另一个重要启迪——

一个患有精神疾病的翻译天才,这种双重身份给自己、给家庭带来无尽的痛苦,也带来无限的希望。感慨之余,我辈亦当奋起,人生虽有不幸,也应努力点亮生命的光。生命弱小也强大,正如风能吹熄蜡烛的火焰,也能让火苗迎风茁壮。苦难当然是不值得追求,但爱与拼搏可以成为任何一个人的人生主旋律。(胡欣红)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关注罕见病诊疗 让每个生命都被温柔以待
下一篇:还完钱轻松过年,为努力的“信义小哥”点赞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