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评论 > 正文

“驻村夜话”解锁良法善治

2022-02-18 17:30:53    河北新闻网

到村民家中拉家常听诉求,去幸福大院为独居老人改善伙食……2021年4月以来,天津市武清区113名农村专职党务工作者通过多种形式参与“驻村夜话”活动,走访党员群众1万余户,收集意见建议2900余条,解决实际问题800余个。(中国组织人事报)    

党务工作者承担着宣传党的方针、执行惠民政策、为民解忧纾困的重要任务,深入基层进村入户,既是基本的工作要求,又是有效的工作方法。通过完善驻村工作机制,安排党务工作者采取多种形式参与“驻村夜话”,实现服务力量下沉,不断拉近党群关系,可以让广大群众有更加强烈的幸福感、获得感和安全感。

想要知道梨子的味道,必须亲口尝一尝。党务工作者到群众家中嘘寒问暖,掌握第一手资料,为的是更好地服务群众。只有深入群众家中,和群众打成一片,方能掌握真实情况、了解实际困难、找到解题思路。从另一个角度看,把“五要五不要”作为“驻村夜话”的基本要求,也在潜移默化之中推动着党务工作者转变工作理念、改进工作作风、展示良好形象。

闲谈听诉求,倾力办实事。“驻村夜话”的基本思路,就是把群众的“吐槽点”转化为工作的“发力点”,以此转变思路、创新方式、提高效率,可以更加精准地贯彻执行党的惠民政策、更加高效地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把“驻村夜话”中收集的问题,区分类型和难易程度,分别采用限期办、跟踪办、督导办、会商办等方式予以解决,让群众呼声件件有回应、群众需求事事有人管,从而真正实现把矛盾纠纷化解在最基层、把惠民政策送到群众家门口。

巧打感情牌,拉近“心”距离,是“驻村夜话”的又一亮点。党务工作者进村入户,和群众结对子、成“亲戚”,在宣讲政策、推动工作中获得群众的理解、信任和支持,从而带动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其中,最终形成党群携手、团结一致构建幸福美好新生活的强大合力。正如曹子里镇南齐庄村主任李林华所言:“‘驻村夜话’活动让我们从‘村里人’变成了‘家里人’,要把这项工作坚持下去,引导村‘两委’成员也一起参与进来,为村庄发展助力!”

“驻村夜话”,通过打造专职队伍、创新工作方法、拉近党群关系等多方探索,成功解锁基层治理的“红色密码”,最大程度地把基层党建转化为良法善治的理想效果。(卢丽)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郑好办”,让群众事情“真好办”
下一篇:念好“凤”字诀,谱写社区治理新图景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