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评论 > 正文

借减免门票“东风”,练好景区发展“内功”

2022-02-22 15:29:58    人民网

2月16日起,河南226家A级景区的首道门票对全国游客免费,这一由河南有关方面组织的名为“豫见春天·惠游老家”的活动将持续到3月31日。此举一经公布,便受到游客热烈欢迎。近两年来,全国多地陆续推出景区门票减免活动以提振文旅消费。部分景区门票免费后,收入不降反升,景区挖掘“附加值”的做法,值得关注。

景区门票价格贵,且“芝麻开花节节高”,曾经备受游客诟病。与此对应的则是,某些景区的软硬件服务并未“水涨船高”,给游客带来的体验不佳,甚至产生“不来遗憾,来了更遗憾”的印象。面对游客质疑,某些景区依然“我行我素”。过度依赖门票收入、不思进取,蕴含发展瓶颈乃至经营风险,不容小觑。

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使许多行业遭受冲击,旅游业成为受影响最大的行业之一。随着疫情得到科学控制,社会正常生产生活秩序逐渐恢复,各地景区也在严格落实疫情防控的前提下,陆续开放接待游客。同时,一些景区开始反思旧有经营模式的缺陷,如何提振旅游市场、吸引游客前来,寻求新的突破,成为摆在景区面前的课题。此时,减免门票费被一些景区相继实施,可谓是一个“切入口”。

对饱受“门票之贵”的游客来说,减免门票费宛如“福利”,加之疫情得到控制后,许多人希望“出去看看”,也给旅游市场复苏提供了机遇。这样的供需状况是积极的,而要让良好势头得以继续,旅游业还有许多工作要做,一些变革更需进一步深化。

值得注意的是,免门票活动往往有时限,并且有地方财政补贴。由地方政府出资分担企业经营压力,体现出政府为企业输血纾困,“同舟共济、共克时艰”。但也要指出,政府的帮扶不是无限的,包括景区在内的企业必须更好练就“内功”,努力提高自身“造血”能力。而“造血能力”显然不是优惠期过后,重回“门票依赖”的老路,更要创新思维、拓宽视野、开辟新的经营发展方式。

景区之“本”在于景色、文化底蕴以及服务精神。开发景区资源,首先不能以牺牲自然环境为代价,切忌一窝蜂地上马人造景观。提高旅游“附加值”,应从人文角度着眼,突出地方特色,因地制宜地为游客提供更好服务。具体来看,索道、观光车等可以在提供游览服务的同时减轻游客疲劳,确保安全的漂流、攀岩等项目能够提高游客的参与度,实景山水演出、3D风光片等具有景区特色和唯一性,价位合理、保证质量的餐饮住宿更是所有游客渴望的……简言之,只要服务贴心到位,完全可以促进游客在景区二次乃至多次消费。一些景区减免门票费后,通过发展增值服务,实现收入增长,带动当地旅游产业整体发展,应为更多景区带来启示。

懂得舍得之道,方能有所为有所不为。打开思路之门,走出惰性窠臼,以服务游客为中心,提供丰富个性化的产品,让游客“乘兴而来满意而归”,景区才能获得可持续健康发展的后劲与空间。(蒋萌)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北京冬奥会为世界交付出一份丰厚遗产
下一篇:用实打实的政策助力服务业恢复发展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