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评论 > 正文

用实打实的政策助力服务业恢复发展

2022-02-22 15:41:31    人民网

“继续实施减税降费,给力!”“不少条款说出了我们的心里话,靠谱!”……日前,国家发展改革委、人社部、财政部、税务总局等多部门共同印发了《关于促进服务业领域困难行业恢复发展的若干政策》(以下简称《若干政策》),为服务业恢复发展注入“强心剂”,给从业者吃下“定心丸”。

众所周知,服务业在我国经济社会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它是促就业的“主渠道”,近年来,第三产业就业人员占比稳超47%,成为就业最大的“容纳器”。它也是惠民生的“先行官”,托幼、养老、医疗等服务业与老百姓生活息息相关,事关百姓幸福感、获得感。它更是市场主体的“主力军”,截至去年底,全国登记在册个体工商户达1.03亿户,九成集中在服务业,以批发零售、住宿餐饮和居民服务等业态为主。

近两年来,受疫情等多重因素影响,服务业发展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虽然国家实施了减税降费、金融扶持等一系列助企纾困政策,取得了一定效果,但一些聚集性、接触性服务业仍然运行艰难。特别是餐饮、零售、旅游、公路水路铁路运输、民航等行业,普遍面临消费市场萎缩、经营成本上升、人工租金上涨、防疫开支增加、平台佣金高企、融资难融资贵等突出问题,迫切需要制定出台更有针对性、更有力度的政策措施,帮扶其渡过难关、恢复发展。

正因如此,虎年春节刚过,《若干政策》及时出台。政策兼具普惠性与针对性,为服务业企业精准纾困。《若干政策》中,既有实施失业保险稳岗返还、房租减免等普惠性举措,也有暂退旅游服务质量保证金等特殊行业针对性措施,用政策“组合拳”切实降低服务业市场主体负担。

政策兼具“输血”与“造血”,既着眼当前又惠及长远。《若干政策》不仅回应了市场最为关切的疫情防控措施,明确提出坚决防止和避免“放松防控”和“过度防控”两种倾向,也提出一系列金融举措,加快提升服务业企业竞争力。

一系列导向明确、针对性强、支持力度大、受益群体广泛的政策举措,体现了政府部门在助力服务业恢复发展上的决心。

当然,想真正激活服务业的运行“细胞”,就要求这些政策举措不能停留在口头上、纸面上,而要真正落实到行动中、体现在效果上。这要求各地方各部门,一方面要抓实效抢时机,推动各项措施早落地、早见效,让市场主体能尽早享受政策红利,稳定市场预期;另一方面,要坚持问题导向,及时跟踪、研判服务业企业恢复情况,随时协调解决政策落地过程中的难点、堵点问题,及时回应社会诉求和关切。

市场主体有活力,市场经济就有动力。作为国民经济的第一大产业、经济发展的主动力,帮助服务业渡过难关对促进经济平稳运行至关重要。我们相信,只要各地各部门加强协同、上下联动、抓好落实,坚持助企纾困与激发活力并举,就能为一季度乃至全年服务业运行稳定打下坚实基础,助力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 李心萍)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借减免门票“东风”,练好景区发展“内功”
下一篇:解决真问题,真解决问题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