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评论 > 正文

“村民夜谈会”共筑基层治理“同心圆”

2022-06-09 15:11:00    河北新闻网

今年以来,江西省广昌县以党建为引领,以服务民生为目的,率先建立“村民夜谈会”制度,将乡村治理延伸到“八小时之外”,疏通乡村治理堵点,探索乡村善治有效途径,不断丰富“村民夜谈会”内涵,乡村治理取得较好成效。(人民网)

群众在哪里,干部的服务就应该在哪里。“八小时之内”干部可能在办公室里,而群众却在田间地头,对群众的“急难愁盼”可能就“鞭长莫及”了。因此,广大党员干部应将服务群众的“触角”延伸到“八小时之外”,到群众的房前屋后去转转、到田间地头去看看,充分利用“村民夜谈会”将“我为群众办实事”办好办实。

打好服务“主动仗”。干部服务群众肯定是要看结果,但人民群众也有情感归宿的需要,会对服务的态度有感知,对办事的过程有体验。比如,很多时候,人民群众上门办事吃“闭门羹”,“热脸贴了冷屁股”,即便不是“爱搭不理”,也绝不是“热情似火”,这有意无意之间,就会对干部“敬而远之”。因此,要充分利用“八小时之外”的“村民夜谈会”加强基层治理的力度与热度,解决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以此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耕好服务“责任田”。干部在其位,理应谋其职。基层治理的“一亩三分地”在网格、在社区、在群众家门口,就是要把群众服务的“列车”开到群众生活中去。因此,要利用“村民夜谈会”将群众聚在一起说说事,把通往群众心门的“钥匙孔”找到,把堵在群众心里的忧心事、烦心事、揪心事都听清楚、问明白,这样才能梳理出民之所需,制定出相应政策和因应之策。

吹响服务“冲锋号”。乡风治理、环境整治、村集体经济发展、文明卫生的推进,这些问题都是群众“院坝会”“座谈会”上的“焦点”,那就应该以这些“焦点”为服务群众的“信号弹”。“村民夜谈会”上,群众不仅会“点单”“说事”,还会“找茬”,因此,就要根据群众的“点单”去“照单生产”,根据群众的“说事”去“解题”,根据群众的“找茬”去“回炉锻造”,切实将基层治理向纵深推进,以此构建干群和谐共进的新局面。

构建基层治理“同心圆”,利用“村民夜谈会”将干部和群众各方的力量凝聚起来,才能形成“心往一处想,劲儿一处使”的新局面。只有通过与群众“面对面”的交流沟通,提供实打实的民生服务,才能通过共建、共治、共享的“微治理”点缀出人民群众的“微幸福”。(牟太梅)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双奥荣光,闪耀在笔端与心头
下一篇:“岸”响门铃,畅通为民服务“最后一米”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