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评论 > 正文

“岸”响门铃,畅通为民服务“最后一米”

2022-06-09 15:11:44    河北新闻网

“真心谢谢你们,不光来看我,还安排大夫上门鉴诊,真是又送温暖又送健康。”日前,王宗钺老人向再次上门的社区工作人员表达谢意时说。连日来,天津市红桥区咸阳北路街道北岸社区开展了“‘岸’响门铃”主题活动,网格员、党员志愿者、下沉干部入户走访,主动对接各类需求,通过望、闻、问、切工作方法,帮助辖区群众解决急难愁盼问题。(人民网)

迈步新征程,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追求,是新时代党员干部奋斗的目标。问题总是在不留神中出现,困难终究会在不经意间滋生,群众在遇到问题和困难的时候,总会有些束手无策,广大基层干部就要在人民群众困难的时候挺身而出并豁得出去,为人民群众排忧解难。在疫情防控的最前沿、在物资配送的第一线、在网格服务的主战场,如果到处都是党员干部、志愿者、网格员的敲门行动和嘘寒问暖,那为民服务的“最后一米”,就能彻底打通了。

“岸”响门铃,敲开了群众“心门”。干部服务群众,实际上要在“最后一米”才见分晓。情况摸排得是否“准”,需求和诉求是否“清”,关系到能否在知民情、懂民意的基础上,有针对性补足民生服务的短板。敲开群众的家门,常坐“灰板凳”,面对面沟通,看一看老百姓日常生活的细微之处,问一问细枝末节,在近距离的贴近群众中,找到打开群众心门的“钥匙”。

“圆桌会议”架起沟通的“桥梁”。要想彻底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只有将“急难愁盼”的问题捋出来、将“微心愿”“微梦想”“捞”出来,再逐一推动落实。依靠群众的“金点子”,采取“群众议群众事”“群众事群众办”的形式,能有效架起干群之“桥”。比如,在外来人员摸排、文明城市的创建、街道的秩序维护……都要充分利用“圆桌会议”,以此切实解决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

“吹哨行动”交出服务“答卷”。家是社区的单元,社区是家的网格,群众每天沿着社区的网格线来来回回,对生活环境的每一个短板和不足都能有第一时间的切身感受;路灯坏了、下水道堵了、噪音扰民了,都是感知的“神经末梢”。因此,广大基层干部应该将群众“吹哨声”,当成自己履职的“冲锋号”——群众说老旧小区环境差、茶余饭后没有地方可以去,干部就要到群众家门口去,与群众一起商量是怎么干、一起办,进而将“民情订单”干成“满意清单”。

群众有呼声,服务有回应;群众说了事,干部要解题。切实守护好“民心工程”,积极开展常态化的“岸”响门铃”的活动,沉下心去听听群众的唠嗑声,与群众摆摆“龙门阵”……在这样近距离中交心、做事,方能切实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米”,真正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管婷婷)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村民夜谈会”共筑基层治理“同心圆”
下一篇:暖心接访,助推服务群众提质增效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