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甘肃张掖:机关民警下社区、入职新警在社区、聘任辅警到社区

2022-03-22 17:57:45    人民网

人民网北京3月22日电 (记者郝萍)近年来,甘肃省张掖市公安机关牢固树立“惟改革者进,惟创新者强,惟改革创新者胜”的理念,结合市域特色,创新工作方法,不断推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质效提升。据了解,张掖市平安指数持续位居全省前列,并荣获首批“全国禁毒示范城市”。其中,临泽县被评为“全国平安建设示范县”。

“科学谋划”支撑高效推进。张掖市政府把创建全国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示范城市纳入争创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示范区整体工作统筹谋划,制定全市创建方案,强力保障人财物赋能建设。公安机关作为创建工作的推动者和主力军,市局党委高度重视,建立完善“任务清单+责任清单+进度表+报告”的工作推进机制和“问题+建议+解决方案”的督导机制,做到“每周通报、每月研究、每季自评”。据悉,张掖市被省委省政府表彰为平安甘肃建设优秀市(州)。刑事案件、治安案件“两降两升”(立案数下降、查破率上升),无重大群体性事件、安全生产事故,确保了全市政治社会大局持续安全稳定。

“智慧防控”织就安全密网。张掖市以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为目标,加快推进智慧防控体系建设新路径。建成智慧安防小区280余个,小区易发案部位、重点区域的视频监控无死角覆盖,140余个智慧安防小区实现可防性案件零发案;加快“智慧内保”建设,推动3900余家治安保卫重点单位信息全采集。全市400余所中小学幼儿园校园视频监控安装联网率、保安员派驻率、封闭式管理率和一键式报警设备联网率均达100%,13家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实现重点区域视频监控全覆盖并与公安联网,117家加油站全部安装散装汽油销售系统,初步实现治安要素实时监控、全面感知。此外,还建成拥有600平方米的多功能合成作战中心,成功侦破各类刑事案件586起,抓获犯罪嫌疑人1156人、上网逃犯532名,打掉犯罪团伙55个,带破案件1578起。

“融合共治”实现精细管理。主动融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格局,实现“警力无增长改善”。全市组建450人特巡警队伍,探索“特巡警+交警”“ 特巡警+派出所”“特巡警+武警”“特巡警+群防群治力量”,形成整体联动的巡逻防控网。以开展“百万警进千万家”活动为载体,矛盾纠纷实行“警调衔接”“民调入所”“律师进所”三方介入,最大限度防止和减少“民转刑、刑转命”可防性案件的发生。据了解,2021年以来,全市公安机关共摸排化解矛盾纠纷2019起,化解率达98%以上。为大力推动多种形式的群防群治队伍建设,不断拓展群众参与社会治安防控工作的途径和渠道,至目前,全市组建7100余人的群防群治力量,动态选聘2800余人担任农村治安户长。

“要素管控”夯实基层基础。坚持传统手段与科技手段、基础性制度与创新性举措相结合,全面提高预测预警预防能力。构建“民警+网格员+居民”三位一体采集维护机制,及时走访维护问题数据,做到错误信息“零容忍”,坚守信息质量“生命线”。以创建“枫桥式公安派出所”为目标,进一步加快推进合成作战指挥龙头牵引现代警务模式在基层落实,持续推动新时代公安派出所综合指挥室的建设。采取机关民警下社区、入职新警在社区、聘任辅警到社区等措施,全市配备派出所民警463名、辅警442名,配备社区民警289名、辅警404名。建立“警务室+部门”联动机制,利用社区场所、以旧换新、租用场地等办法,合理布局全市219个警务室,做到警务终端、警民联系卡、警务工作包等七配齐,全力打造规范化、精细化、标准化社区警务室。

民之所盼,警之所向。张掖市公安机关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全市各级公安机关将继续推进全国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示范城市创建,为在共建共治共享中推进平安中国建设抒写新篇章。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涉案金额1200万,黑龙江宾县警方端掉一电诈帮信犯罪团伙
下一篇:周至法院纳新6名特邀调解员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热点话题

热门视频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平台第三方测评不可野蛮生长,行业乱象亟待治理

平台第三方测评不可野蛮生长,行业乱象亟待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