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浙江舟山虾峙岛(海岛)邮路:

一人一岛 奉献青春

本刊记者 武凤珠    2022-11-02 14:44:44    《人民周刊》

邮路名称:浙江舟山虾峙岛(海岛)邮路

邮路开通时间:1962年

邮路亮点:一人承担起邮路全部投递工作

邮路故事:东海海域,杭州湾外缘,分布着我国第一大群岛舟山群岛。群岛中,有一座小岛形状如虾浮游海上,这便是吴静波的家乡虾峙岛。一座岛,自成一个行政辖区。如果在地图上检索,这里是下辖1个社区、6个行政村的虾峙镇。

出生于1991年的吴静波,是虾峙岛唯一的邮递员。他一个人,运送22.9平方公里岛域的邮政快递,承担着岛上7000多名常住人口的邮件送递工作。

 

“想守着从小长大的地方”

每天早上8点半,当天的第一班客轮都会将虾峙岛的邮政快递包裹送到码头。吴静波骑上电三轮,已经提前等在这里。将装着邮包的麻袋扛上车,回到位于镇中心大岙村的邮政支局,吴静波这样开启一日的忙碌。

拆袋、计数、分类、扫描……100多件快递,是虾峙岛每天收到的邮政快递平均量;赶上年节,在外工作的亲友寄送礼品和心意回家乡,邮政快递量可能增长到每天‍‍200多件。这些快递,吴静波在大岙村邮政快递分拣点,15分钟内全部都能按区域分拣完成。

“周边附近的,可以先挑出来,‍‍因为可以第一时间出去送掉。”吴静波是个身强力壮的小伙子,做邮件投递工作却粗中有细。“袋牌上面写着几个,要‍‍把个数数清楚,不能少件。”

上百件大小不一的快递分拣完,吴静波常常累得满头大汗。“‍‍在夏天,从外面把货物拉进来,整件衣服就湿了。”即使在冬天,穿着并不算保暖的工作服,他分拣完邮件也经常汗流浃背。

吴静波曾是一名随船出海的远洋船员。他性格外向,爱与人交往;留恋亲情,希望常伴在父母身旁。3年前,他离开轮船回到岛上,穿上邮政工服,成了家乡小岛的邮政投递员。

“我干这份工作,是有优势的。”吴静波说。虾峙岛是他出生成长的地方,邮件送达的一户户家庭,全部是他熟悉的乡亲;脚下的路途,他从小走到大,每一寸土地他都感到熟稔又亲切。路熟、人面熟,是他作为土生土长的虾峙人,做邮政投递工作的先天优势。

相比做船员,邮件投递工作算不上轻松,吴静波却感到充实又踏实。不像许多离家远行的同乡同龄人那样追逐岛外世界的繁华和热闹,他的心中有更多对家乡的眷恋。回乡工作,他说,只是因为想家,想守着从小长大的地方。

 

“快递,不就是要快嘛”

从镇上的快递分拣点,到一户户村民家中,是虾峙岛邮政投递工作的“最后一公里”。这“最后一公里”的路程,并不易走。

岛上山地多、平地少,山路蜿蜒崎岖,几千户人家星星点点散落。很多时候,吴静波只能带上包裹,仅凭双腿爬山路,把邮件送进村民家中。“有些住在半山腰的,腿脚不方便的,我也得给他们送上去,只是路上的时间会花得长一点。”他说。

一个人,负责一座岛的包裹送递,工作总是忙碌的。“他一辆电瓶车,整个虾峙岛开来开去的话,电是不够的。”中国邮政普陀区虾峙镇支局负责人洪燕介绍。有时行至半途,车就没电了。赶上包裹量大时,一辆电瓶车的电量跟不上,‍‍吴静波会借用虾峙镇邮政支局的电瓶车。骑上一辆车,载着一批货,行驶在海风习习的海岛,外人听上去或许惬意自在,其中甘苦只有自己知晓。

配送包裹,吴静波习惯早上先送出镇中心附近的快递,将远距离的放在后面,最后处理不易配送的疑难杂件。今年夏天,有人跟随吴静波体验送件生活。

虾峙岛另一头的河泥漕村,是岛上距离镇中心最远的村庄之一。夏天到来,吴静波将河泥漕村的快递配送工作提前。“要是下午去,天气就太热了,实在晒得受不了。”从镇中心到河泥漕村,全程山路没有荫蔽,一路骑行要二三十分钟。吴静波开着电三轮,沿途将对岸村、凉湖村、东晓村等村庄的包裹顺道送达。

返回镇中心,已是正午时分。“快递,不就是要快嘛。”上午的工作11点半结束,12点多他又顶着烈日出发了。从小卖部买一块不大的面包,就着一瓶不贵的饮料,坐在路边匆匆咽下,吴静波经常这样解决午饭,忙碌时,他甚至顾不上吃饭。

那一天送件结束后,随行者的手臂被烈日晒得红肿。在高温下工作,吴静波却早已习以为常,汗水流上额头、落进眼睛、挂在鼻尖,他在忙碌间隙抽空擦去。

路途再难、包裹再多,吴静波都坚持每天往返奔波,准确无误地把每一份邮件送到村民手中。他总想着,不能让乡亲们的牵挂与期待落空。

 

“不用看地址,看名字就行了”

在虾峙岛,吴静波是村民公认的“活地图”。他几乎认识岛上所有村民,几乎能记住每个人的名字。每户村民的住址,他也都记在心里。

“送了那么久了,也都知道具体在什么位置。很多村民我都认识,名字都熟悉,所以不用看地址,看名字就行了。”吴静波拿到包裹,扫一眼名字,就知道要送去哪里。

邮件送到乡亲家,不需要‍‍电话通知,他就知道村民一定在家。“经常网购的就那几个。工作久了,有时连电话都不用打。他们什么时候在家、什么时候出去,我都知道。”

接收包裹的村民会与吴静波自然攀谈,使用的语言是他熟悉的岛上方言,外地人听不懂。送件途中,吴静波也时常用方言接听村里人打来的电话,有些是留守在家的老人请他帮忙,捎一些东西或买一点药品。

“我们年纪大了,我的脚痛着不能走,他都会帮助我们带东西,非常好,非常和气。”村民陈杏娣已经满头白发,吴静波帮助她运了一袋重重的崇明大米到家。

在虾峙岛的7000多名常住人口中,60%以上是老年人。伴随电商发展,岛上的实体商业不断退化。老人们生活所需的不少物品,都要靠吴静波捎带。与吴静波攀谈,许多留守老人也排遣了内心的孤单。

吴静波知道,他送去的货物,对于老人来说,也是一份精神慰藉,所以从来有求必应。被大家需要,他感到开心。和老人们唠唠家常,把包裹及时送到他们手里,这也是他心中最好的生活。

在年轻人外流的海岛,吴静波不仅自己回乡,还带回一名北方女孩。那是他的女朋友,也是一名邮政员工。经历过海上生活的吴静波,对家门口的工作、近在身边的亲友异常珍惜。有时骑车途中累了,他就停在路边歇一会儿,迎着海风拿出手机,拍一拍家乡的变化。

“家乡的风景也挺不错的,发发朋友圈嘛。”刚过而立之年的吴静波也会设想未来。“父母不想离开这里,我留在这里能更好地照顾他们。”“先把这份工作干好吧,能继续为大家服务。”

中国的邮路,通达国境内的每一座海岛、每一个村庄。“凡在祖国领土范围内,中国邮政都能到,‍‍这是使命所在。”吴静波说。像海岛邮路一样,一位邮递员撑起一条邮路的边远地区,还有很多。他们的工作,将美好生活送达国土的每一个角落。

(《人民周刊》2022年第16期)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家书载梦”传太空
下一篇:最后一页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