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经济 > 正文

4月份主要生产需求指标同比增速回升明显——

国民经济延续恢复向好态势

李 婕    2023-05-17 11:32:17    人民日报海外版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8.4%、全国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增长13.5%、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6%,均比上月加快……5月16日,国家统计局发布4月经济数据,主要经济指标回升向好。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付凌晖在国新办当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4月份,国民经济延续恢复态势,向好因素累积增多。当前中国经济不存在通缩,下阶段也不会出现通缩。

积极因素累积增多

“在经济恢复好转,政策效应持续释放、上年同期基数较低等因素共同作用下,4月份主要生产需求指标同比增速回升明显,经济运行延续恢复向好态势,积极因素在累积增多。”付凌晖说。

生产供给继续好转。服务业增势较好,整体保持较快增长,其中,住宿餐饮业、批发零售业、交通运输等行业的生产指数均明显快于全部服务业生产指数。工业生产平稳增长,4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6%,增速比上月加快1.7个百分点。

国内需求持续扩大。市场销售较快增长,4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8.4%,比上月加快7.8个百分点,其中餐饮收入增长43.8%。投资规模继续扩大,1—4月,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4.7%,继续保持平稳增长。

就业保持整体稳定。随着经济恢复向好,就业市场的岗位需求逐步增加,城镇调查失业率继续下降。4月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2%,比上月下降0.1个百分点,连续两个月下降。

发展新动能继续壮大。创新引领作用不断增强,1—4月高技术产业投资同比增长14.7%,明显快于全部投资增速。绿色产品产量增长较快,4月份新能源汽车产量同比增长85.4%。

付凌晖同时指出,国际环境依然复杂严峻,国内需求仍显不足,经济回升内生动力还不强。下阶段,仍需多措并举促进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消费回升态势有望持续

4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8.4%。此外,文旅消费、网红特色消费、直播带货消费热度走高,成为近期消费回升向好的新亮点。

“随着经济社会全面恢复常态化运行,促消费政策也在持续显效,居民消费恢复态势向好。”付凌晖说。

接触性服务消费快速增长。随着居民外出购物、就餐、旅游、观影活动增加,相关消费明显扩大。4月份,餐饮收入同比增长43.8%;营业性客运量成倍增长,电影票房也大幅增加。

升级类商品零售增势较好。4月份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15.9%,限额以上单位商品零售额中,化妆品类、金银珠宝类、体育娱乐用品类同比增速均超过20%,消费升级态势持续显现。

网络零售和实体店零售均在改善。1—4月,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10.4%,比1—3月份加快3.1个百分点。同期,限额以上实体店零售额增速继续加快,其中百货店零售额同比增长11.1%。

付凌晖说,今年以来,随着消费场景恢复拓展,居民消费倾向逐步上升,消费对经济拉动作用显著增强。他同时表示,当前消费恢复仍是初步的,居民消费能力提升和消费意愿增强还有空间。“下阶段,各项促消费政策进一步显效发力,新消费模式不断拓展,消费回升态势有望持续,将带动经济整体好转。”

核心CPI保持基本稳定

今年以来,CPI同比涨幅总体回落。4月份CPI同比上涨0.1%,涨幅比上个月回落0.6个百分点,如何看待物价走势?

“当前价格低位运行主要是阶段性的,当前中国经济不存在通缩,总的来看,下阶段也不会出现通缩。”付凌晖说。

据介绍,CPI走低主要受一些阶段性因素影响,包括食品价格的回落、能源价格降幅扩大、国内部分耐用消费品降价促销、上年同期对比基数走高等。例如,随着气温转暖,鲜菜、鲜果供应增加,加上生猪市场供应总体充足,4月食品价格同比上涨0.4%,涨幅比上月回落2个百分点。

再如,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全球能源价格总体趋于回落,对国内能源价格输出型影响显现。4月份CPI中,能源价格同比下降5.4%,比上月降幅有所扩大。

“食品和能源由于受到短期因素影响,往往波动比较大,看价格总体的状况,更重要的还要看核心CPI。”付凌晖分析,从核心CPI的状况来看,4月同比上涨0.7%,涨幅和上月相同,保持基本稳定。不过,目前0.7%的涨幅和疫情前相比还是偏低,很重要的原因是服务需求仍在恢复中,相关价格涨幅跟过去相比偏低。

付凌晖表示,下阶段,CPI同比涨幅阶段性低位运行还会持续。但随着扩大内需政策显效、经济活跃度提升,就业逐步改善、收入增加、消费信心增强、消费场景恢复拓展,将带动CPI涨幅回到合理水平。

(责编:汪翠萍)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医美消费市场迎来有序发展
下一篇:最后一页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