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财经参考 > 正文

统筹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

吴佳佳    2023-05-15 15:23:33    经济日报

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强调,要建立健全生育支持政策体系,大力发展普惠托育服务体系,显著减轻家庭生育养育教育负担,推动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人口问题是“国之大者”,提倡构建生育友好型社会,就是着眼于消除制约生育的种种不利因素,让人们愿意生、养得起,从而推动实现适度生育水平,优化我国人口结构。

当前我国人口总量出现负增长,呈现“乡—城”人口流动加速、平均家庭户规模持续收缩、区域人口发展不均衡等发展态势,内生性的低生育率加速了人口年龄结构的老化,劳动力人口结构老化与规模持续收缩。为此,国家提出“着力提高人口整体素质,努力保持适度生育水平和人口规模”“以人口高质量发展支撑中国式现代化”。

近年来,我国大多数省份已经修订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等相关政策法规,通过构建生育友好的制度环境,提高适度生育水平,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但总体上来看,我国距生育友好型社会还有一定差距。养育教育成本高是人们生育意愿降低的重要原因。在养育成本上,目前的突出问题是我国0岁至3岁婴幼儿托育服务不足,“老带孙”模式对老年人造成较大压力。同时,随着人们越来越重视子女的教育质量,学区房、教育投入等问题也成为影响生育的重要因素。此外,对职业发展的担忧也是很多女性“不愿生”“不敢生”的原因之一。

构建生育友好型社会,促进人口高质量发展,不仅需要国家在财政等领域持续投入,还需要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相关部门要在就业、医疗、养老等制度及各领域的改革等方面,进行匹配性的调整,共同降低生育、养育、教育成本。此外,还需要建设新型婚育文化,尊重生育的社会价值,鼓励夫妻共担育儿责任。

在现代化进程中,人口变迁是一个长期趋势,构建生育友好型社会也无法一蹴而就。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还需顺应人民群众期盼,解决好一个个实际问题,继续完善和落实积极生育支持措施,统筹推动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

(责编:汪翠萍)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澳门旅游业强势复苏
下一篇:“去中国化”就是去机遇去发展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