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财经参考 > 正文

为让利型资管产品点赞

马春阳    2023-06-01 14:47:34    经济日报

近日,一家头部银行理财子公司发行了一只“不赚钱不收管理费”的公募资管产品,引发市场强烈关注。该产品说明书显示,如本产品当日累计净值低于1.00元(不含)时,管理人将从下一自然日起暂停收取固定投资管理费,直至产品累计净值高于1.00元(含)后,管理人恢复收取理财计划固定投资管理费,固定投资管理费率1.50%/年。

众所周知,一直以来管理费是资管机构,特别是公募基金管理人的主要收入来源,与管理产品的规模大小直接挂钩,不受所管产品的业绩等其他因素影响。这也就意味着即使产品最终赔个底朝天,基金管理人依然可以赚到管理费,这种“旱涝保收”的收入模式常被投资者诟病。

从投资者的角度看,这种诟病是容易理解的。投资者之所以选择资管机构,看中的就是机构专业的投资能力,因此宁愿花一些管理费让机构去帮助自己做资产配置,以期获得资产的增值。而一旦产品没赚钱,管理费又得交着,“赔了夫人又折兵”,投资者自然会不满。

从近几年看,“不赚钱不收管理费”的做法在资管行业内比较少见,此前有私募基金管理人在个别产品上有类似做法,但仍然有时间节点等限制。在公募领域,则出现了一些收取浮动管理费的基金产品。例如,市场上有一只产品规定在合同生效满一年后根据之前收益率分档收管理费:当基金份额前一年的收益率小于-5%时,不收管理费;当收益率大于等于-5%,且小于8%时,基金管理费按1.50%/年费率计提;当收益率大于等于8%时,基金的管理费按2.50%/年费率计提。

此次“不赚钱不收管理费”产品的发布,是资管机构探索进一步保护投资者权益的有益尝试,对行业具有一定的信号效应。特别是在居民理财消费需求日益提升、投资渠道日益扩展的当下,如何让利投资者、提升投资者体验,对于资管机构赢得投资者信任、实现持续发展已变得愈发重要。

从浅层次看,这种让利型产品短期内的确会给资管机构带来一定收入上的损失。但从深层次来看,这种产品将投资者和管理人的利益相绑定,既提升了相互的信任度,也有利于管理人更好地开展价值投资、长期投资,在资产配置选择上反而获得更大空间,更大的盈利机会也会带来可观的管理费。去年4月份,证监会发布《关于加快推进公募基金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其中提到“积极推动管理人合理让利型产品等创新产品发展”。可见,推动更多让利型产品落地既符合理财市场长期稳健发展的内在逻辑,也符合监管层的指引方向。

理财市场期待更多让利型产品、让利措施的问世。在这个过程中,资管机构应把眼光放长远,要有“用短痛来换长远发展”的勇气和决心,在不影响正常经营的前提下,审慎推出更多创新产品让利投资者。同时,也要通过完善的投资者教育,持续引导投资者理解市场的波动、树立正确投资理念。当投资者的理念逐步和专业投资者靠拢,让利措施将发挥出更大效能,助力资管行业更好服务居民财富管理需求。

(责编:汪翠萍)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税收大数据助上下游产业“串珠成链”
下一篇:促基建、稳增长 政策性金融工具加量呼声渐起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