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财经参考 > 正文

积极稳妥发展临空经济

蒋 波    2023-06-15 12:11:11    经济日报

近日,全国第14个、江苏首个国家级临空经济示范区在南京揭牌成立。南京临空经济示范区将聚焦广链接枢纽、强辐射产业和超现代新城三大战略,打造“国际枢纽港、航空未来城”,助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临空经济示范区是依托航空枢纽和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提供高时效、高质量、高附加值产品和服务,在机场周边集聚形成航空运输业、高端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等产业的特殊经济区域。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加快转型升级,航空运输密度不断提高,建设临空经济示范区越来越多地成为各地构建现代化产业集聚区、打造区域经济增长新动能的重要抓手。

临空经济作为一种民航业与区域经济相互融合、相互促进、相互提升的重要经济形态,通常是随着机场和航空产业的排布分布的。机场和航空产业发展得好,临空经济才能获得更好发展,反之,临空经济就不可能实现规模扩张。临空经济发展潜力大,未来有望成为带动地区发展的强大引擎。然而,发展临空经济不是跑马圈地,需要具备航线网络发达、客货流量大、基础设施完备等发展基础,各地如果不能在新发展格局中谋划临空经济区的规划和建设,仓促上马、盲目投资,就有可能会陷入“孤岛经济”“伪临空经济”等发展误区。

当前,民航业快速发展为临空经济增长注入了强劲动能,区域经济快速发展为临空经济提供了广阔空间。建设临空经济区、发展临空经济正当其时,但各地依然需要客观理性看待和发展临空经济区,立足于自身资源禀赋,坚持规划先行、量力而行、适度超前的原则,因地制宜、因场制宜,注重特色和差异化发展,科学配置资源,不搞大拆大建和盲目攀比,努力将临空经济区的经济效益、产业效益、功能效益最大化。

建设临空经济区,发展临空经济,完善的综合交通枢纽是关键。各地在推进临空经济区建设时应把构建完善的综合交通网络作为重点,积极争取航权、增加航班、加密航线,在提升空港客货运和快件集散能力的同时,加快形成航空、公路、铁路、轨道交通高效衔接、协同发展的联运格局,强化人与货物的互动联动,提高运输系统的效率。比如,南京在最新的《临空经济发展战略规划、综合交通规划》中就提出,将打造4F级、1.2亿人次的国际空港枢纽,建设“空、铁、公、水”多模式一体化的综合立体交通网,形成高效的物流货运体系。

建设临空经济区,发展临空经济,加快产业集群发展、布局未来产业链是基础。各地应围绕“港、产、城”三要素,坚持产业类型多元化、产业标准高端化、产业链适度延伸的原则,重点围绕临空关联高新技术产业,引进人工智能、工业自动化、通用航空制造、电子信息与新材料应用等先进制造业,充分利用航空货运能力,形成以航空物流产业为基础、高新技术关联产业为主导、现代服务业为支撑的临空经济产业体系,实现临空经济持续健康高质量发展。

(责编:汪翠萍)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福建发布招商引资三年期“路线图”
下一篇:碳积分管理需循序渐进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