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财经参考 > 正文

“小巨人”扎堆凸显科创实力

杨学聪    2023-07-06 18:11:05    经济日报

近日,记者从北京经开区了解到,截至目前,这里已拥有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87家,数量在国家级经开区中持续保持第一位。

不久前,区内企业赛诺威盛科技(北京)股份有限公司发布了全视野大孔径超高端CT、县域医疗解决方案等多款全新自主研发的产品与解决方案。赛诺威盛公司高级产品经理尹楠告诉记者,作为医学影像设备领域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他们多年深耕CT影像技术领域,突破了CT设备中探测器、准直器等核心部件的技术难题,推出国内首台自主研发的大孔径一机多能CT影像设备;同时,还借力5G远程医疗和机器人导航技术,助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

在北京经开区,长城超云(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凭借其在云服务、云存储、云平台软件等方面的突出表现同样跻身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我们的服务器整机部件实现了100%国产化,主板等关键元器件国产化率达到80%。”长城超云(北京)科技有限公司服务器事业部总经理田锋说。

据介绍,长城超云公司多年坚持自主创新,专注于云基础架构、云系统、云服务三大产业布局,形成了覆盖X86服务器、信创整机及超融合、分布式存储等产品领域的完善业务体系,其自主研发的液冷、5G+边缘计算产品及信创产品等多个创新产品,填补了国内相关领域的空白。截至目前,公司拥有百余项知识产权。

如今,像赛诺威盛和长城超云这样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已分布于北京经开区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机器人和智能制造、生物技术和大健康四大主导产业。其中,机器人和智能制造产业中“小巨人”企业数量占比过半。截至今年4月底,北京经开区共有620家专精特新企业,其中国家级专精特新企业87家。

“小巨人”扎堆,也贡献了惊人的专利数据。据统计,北京经开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的授权发明专利总量达2249件,占全区专利总量的近14%。深耕专业领域、聚焦关键技术的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已经成为区域经济韧性的重要支撑和激发创新、稳定产业链供应链的重要力量。

为何这么多的“小巨人”企业落户于此?这当然离不开北京经开区的政策支持。“我们一直致力于为企业提供良好的创新创业环境和政策支持,目前已形成全周期政策扶持体系,围绕人才、技术、市场开拓、空间保障等多方面,为企业量身定制政策礼包,助力企业创新发展。”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具体而言,北京经开区实行了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通过“首台套”补贴、科技创新服务券等政策推动区域内企业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同时聚焦成果转化的关键环节,与三大科学城签订创新联动发展合作协议,自2017年以来,累计承接“三城”科技成果转化项目超700项,产学研合作研发新技术新产品超1200项。

与此同时,北京经开区还对企业提供分级分类指导以解决“急难愁盼”问题,例如,通过设立科技创新专项资金,为专精特新企业提供资金支持,截至目前,科技创新专项资金实际直接投资企业70余家,出资近9亿元。

(责编:汪翠萍)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山西重金奖励引导培育重点产业链
下一篇:泰国推动智慧农业发展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