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财经参考 > 正文

泰国推动智慧农业发展

2023-07-07 11:13:51    人民日报

在泰国春武里府班邦县的久保田农场精准水稻种植区,无人驾驶智能插秧机正在田间进行插秧作业。农场主塔纳蓬在工作人员指导下远程操控植保无人机,向已插秧区域喷洒化肥“我订购了两台植保无人机,学会操控后,回去就可以用它们施肥、喷药了。”塔纳蓬说。

这里是东南亚地区第一个教育体验型现代农场,农业从业者可以通过体验和学习找到合适的农田种植方案,促进农场更加精准、高效、可持续发展。

泰国是农业大国,农产品种类丰富,涵盖水稻、玉米、甘蔗、橡胶、木薯等。全国约30%的劳动力从事农业相关工作。近年来,受干旱和洪涝灾害增多、农业人口老龄化加剧、缺乏先进技术支持等因素影响,泰国农业面临产量下降、成本上升等问题,亟待采取更多措施推动可持续发展。

泰国4.0战略提出农民稳定、农业富余、农业可持续发展三大要求,鼓励将先进科研成果运用于农业生产,培养智慧农业,加快农业转型。泰国农业与合作部计划在2022—2023年间拨款200亿泰铢(1美元约合35泰铢)推动智慧农业发展,并积极推广“生物—循环—绿色”经济模式,促进有机农作物生产。泰国农业行业协会拯救地球农业经济发展协会主席帕纳·塔皮科恩表示,“生物—循环—绿色”经济模式鼓励农民以更环保的方式种植农作物。目前,协会已与其他4个行业协会在全国20个村庄开展大米试点项目。

为促进农业向精准化、智能化转型,泰国政府还规定,从事有机化肥生产、智慧温室建设、农用水资源循环利用、农业副产品和废弃物回收等多个相关领域的农业从业者,可享受3年至8年不等的税收减免。泰国数字经济促进局日前宣布,计划向当地社区提供大型无人机及维护培训,鼓励发展智慧农业,为500个社区创造超过8亿泰铢的经济利益。这项倡议已得到数字经济基金的支持。

一些农业企业积极研发手机应用、小程序,引入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用科技赋能农场管理。在久保田农场,工作人员向记者展示了一款手机应用。“农民可通过应用中的显色卡对比农作物叶片颜色,从而判断农作物成熟程度,再根据程序提示对农作物施加化肥、农药等,让农作物高效生长的同时,避免资源浪费。”农场工作人员阿南介绍,农民还可以随时登录网站查询他们需要的信息,并寻求相关指导。泰国玛希隆大学和呵叻府葡萄园联合研发了微气候检测系统,可以通过对温度、湿度、光强度、风速和气压等关键数据的检测,判断是否需要执行某些操作,当检测到湿度较低时,会自动激活灌溉系统,为作物营造良好的生长环境,有利于提高产量。

泰国还积极与中国、新加坡等国展开农业合作,引入先进技术和农用机械,共同开展研发项目,助力当地农业发展。泰国农业与合作部研究员诗丽拉·特卡姆表示,智慧农业是保障粮食安全、改善民生和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途径,期待学习有关国家的先进经验和做法,促进泰国农业可持续发展。

(本报曼谷7月6日电)

(责编:汪翠萍)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山西重金奖励引导培育重点产业链
下一篇:持续巩固物流业向好势头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