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法治 > 正文

内蒙古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

丁志军    2023-01-17 09:02:10    人民日报

“申请破产后,我们以为一切都结束了,没想到经过包头市中级人民法院及时将破产清算转为破产重整,企业又迎来了重生。”尽管重整成功已经过去了大半年,但对包头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职工老徐而言,每一次提起总是难掩喜悦。

近年来,内蒙古法院系统先后制定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评估指标体系及具体措施30条,出台《依法加强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司法保障的若干意见》等制度机制43项,推进“繁简分流”改革,推出涉企诉讼“绿色直通车”、缓减交诉讼费、设立“驻企法官工作站”等惠企举措,构建对企“开门纳谏”长效机制,深入了解企业发展中的难点、堵点、痛点。2018年以来,内蒙古法院系统连续开展“提质增效年”“创新管理年”“纪律作风建设年”“巩固提升年”等活动,不断提升审执质效。

为防止执行权力过于集中,内蒙古各级法院全面推行指挥中心实体化运作,在案件执行的每个环节设立团队运作,每个团队只负责一个环节。“分段分权以后,查控在指挥中心做。需要评估拍卖的时候,由另一个评估拍卖组去处置,避免廉政风险的发生。”内蒙古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执行局干警郑楠说,“还有专门的监督员,对执行的每个节点进行监督。”

“我们将继续深化改革,主动靠前服务,为推动内蒙古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全方位建设‘模范自治区’提供有力的司法服务和保障。”内蒙古高院党组书记、院长杨宗仁说。

 

《 人民日报 》( 2023年01月17日   第 11 版)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命名第九批“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
下一篇:最后一页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