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法治 > 正文

明知是假药还销售,判刑并三倍赔偿

2023-03-23 09:19:32    检察日报

本报讯(记者沈静芳 通讯员卢星)由内蒙古自治区杭锦后旗检察院提起的王某涉嫌销售假药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案,法院日前依法公开开庭审理并宣判。

为非法获利,王某在其经营的中医诊所内,在明知是假药的情况下,多次通过微信购进某小作坊生产的丸药制剂等药品共计1880瓶,并以每瓶20元左右的价格销售给高某、史某等人。经查,王某共销售了1808瓶,销售金额3.6万余元。经鉴定,涉案药品中均不同程度地违法添加了西药成分,涉案药品均为假药。

案件移送杭锦后旗检察院审查起诉后,承办检察官认为王某销售假药的行为危害不特定多数人的身体健康,侵害消费者的知情权和健康权,损害社会公共利益,遂向法院提起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

庭审现场,公益诉讼起诉人紧紧围绕起诉书的诉讼请求,结合案件特点,直观展示了被告人的违法行为,随后就被告人的违法事实认定、证据采信、诉讼请求等方面发表了出庭意见。

被告人当庭表示认罪认罚,对自己的行为表示忏悔。法院当庭宣判,以销售假药罪判处被告人王某拘役五个月,缓刑一年,并处罚金8万元;禁止被告人王某在缓刑考验期内从事药品生产、销售及相关活动;王某于本判决生效后十日内公告召回其已售出尚未使用的假药并依法处置,支付其销售假药价格三倍的惩罚性赔偿金10万余元,并在县级以上媒体公开赔礼道歉。

(责编:张若涵)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保护野生动物 守护多样之美
下一篇:国家电投原党组成员、副总经理,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党委副书记、副理事长夏忠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