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法治 > 正文

广西司法行政系统

扎实推进“八五”普法

2023-03-28 08:50:17    人民日报

本报南宁3月27日电  (记者庞革平)“当您手机收到一条告知您网银需要升级的短信,您会怎么办?”“发现自己被骗子蛊惑而进行银行转账操作后,首先要做的是什么?”这是广西壮族自治区司法厅与中国移动广西公司联合开展“电信反诈及养老反诈”线上法律知识竞赛的部分题目。在手机上动一动手指,不仅学到防诈反诈知识,还有机会赢取奖品,这种普法宣传教育形式受到广大群众的欢迎。

“八五”普法启动以来,广西全区司法行政系统创新普法方式,突出地方特点,在提高普法宣传教育的实效性、针对性、趣味性上下功夫,让人民群众更加主动走近法律、学习法律、使用法律,推动形成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氛围。

在普法活动中,广西各级司法行政机关顺应信息技术进步和媒体融合发展趋势,坚持线上线下结合、形式内容并重,发挥“网、端、微、屏”等载体的普法优势,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法律服务需求;依托图书馆、文化馆、社区(乡村)文化活动中心和公园、广场等公共场所和公共资源,建设法治文化长廊、广场、公园等法治宣传教育阵地、基地;注重将法治文化建设与少数民族文化、红色文化、山歌文化等地方特色文化深度融合,用文化的力量滋养人民群众法治素养。连续多年利用“壮族三月三”歌圩节、荷花节等重要节点,开展“双语普法”“山歌普法”“圩日普法”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法治宣传活动。

据介绍,目前广西有各级各类法治宣传教育基地共952个,基层法治文化阵地共3797个,5万余名“法律明白人”。广西全区111个县区已实现法治文化基地、阵地全覆盖,使法治观念“润物细无声”渗透到群众生活中。

 

《 人民日报 》( 2023年03月28日   第 11 版)

(责编:张若涵)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小塘派出所举行涉案财物发还仪式
下一篇:无话不谈的“闺蜜”,让她们深陷骗局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