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法治 > 正文

异地倾倒垃圾造成环境污染

16人被判赔862万余元

2023-03-28 09:40:01    检察日报

本报讯(记者范跃红 通讯员罗秀芬 柴禾)大量外地垃圾中转站和建筑工地产生的垃圾,通过多人违法犯罪链条,被陆续倾倒至浙江省衢州市的多个区域,给当地生态环境造成严重损害。近日,由衢州市衢江区检察院提起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的余某等16人污染环境案,在法院开庭审理并当庭宣判,法院以污染环境罪判处余某等13名被告人有期徒刑三年五个月至七个月不等,各并处罚金10万元至1万元不等;判决余某等16名责任人连带赔偿因倾倒垃圾造成环境污染产生的应急处置费、生态修复费、检测评估费共862万余元。

经查,2020年4月至2021年3月,余某、方某等衢州本地接应人员为牟取非法利益,通过郑某、郭某等人居间介绍,从他人(另案处理)处收取3万余吨建筑垃圾和生活垃圾,后由邵某、李某等人提供场地,陈某、缪某等人使用挖机、铲车,随意倾倒、填埋在衢江区、江山市、龙游县、常山县等20余处地块上。

这些垃圾是来源于杭州等地相关垃圾中转站以及零星建筑工地的未经分类的建筑、生活垃圾,含有编织袋、塑料袋、废弃布料、废木板等废弃物,16人均无垃圾处置资质。经检测,在垃圾倾倒填埋点固体废物及渗出液中均检出重金属等有毒有害物质,暴露在生态环境中势必对生态环境造成损害,特别是降雨时,渗滤液通过雨水进入外环境,对土壤、水体造成破坏。

因挖机驾驶员姚某、联系场地者方某、挖机老板冯某犯罪情节轻微,衢江区检察院对三人作出不起诉决定,但要求三人承担民事责任。2022年4月,该院以涉嫌污染环境罪对余某等13名被告人提起公诉。按照“谁污染,谁治理”要求,余某等16人的行为给社会公共利益造成损害,应依法承担修复治理责任。案发后,政府部门为避免污染扩大,第一时间组织采取挖掘、填埋等处置措施,为消除污染、修复自然环境而产生的相关费用应当由当事人承担。

同年12月,该院对余某等人提起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诉请承担民事赔偿责任。目前涉案垃圾均已合法化处置。

(责编:张若涵)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小塘派出所举行涉案财物发还仪式
下一篇:内乡法院邀请“未来驾驶员”旁听庭审 上好安全驾驶第一课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