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法治 > 正文

江西鄱阳法院发出《巡湖守护令》

非法捕捞者从生态“破坏者”变成环境“守护者”

2023-04-14 09:28:19    人民法院报

本报讯 (记者 胡佳佳 通讯员 胡风云 王金华 朱凌菲)近日,江西省鄱阳县人民法院在审理一起非法捕捞水产品案时,依法向两名被告人发出了该院首份《巡湖守护令》。《巡湖守护令》是鄱阳法院创新生态环境司法保护机制,将被告人从生态“破坏者”转变成生态“守护者”,以便更好地保护鄱阳湖生态环境与水产资源而推出的一项创新举措。

2022年10月,鄱阳湖水位下降,两名被告人来到鄱阳湖区石头咀水域,共同使用一副废弃的渔网进行捕鱼,被执法人员现场查获渔获物59.3公斤。鄱阳法院以非法捕捞水产品罪,分别判处两被告人拘役一个月,缓刑两个月。

案件审理中,两被告人主动认识到自己行为的危害后果,表示愿意守护鄱阳湖区生态。为贯彻严惩与修复并重的生态司法理念,鄱阳法院向两被告人发出了该院首份《巡湖守护令》,责令两被告人在鄱阳湖区石头咀水域开展为期两个月的湖面巡查、垃圾清理,发现他人捕鱼、电鱼、毒鱼等情况时,及时向湖域管理部门报告,并宣传鄱阳湖环境保护等工作。

在发送《巡湖守护令》的同时,鄱阳法院承办法官李亚军还组建了巡湖微信群,以方便两被告人发送他们定期湖域巡查、清洁等履行义务的照片和视频,也方便法院对两被告人的巡湖行为进行监督回访,督促两被告人正确积极履行《巡湖守护令》的义务。

《巡湖守护令》发送的当日,两被告人在鄱阳法院干警及社区干部的共同参与见证下,在鄱阳湖区石头咀水域沿岸开展了首次巡湖工作。鄱阳法院办案法官作为环保志愿者,与两被告人一起对湖区进行巡查,并对沿湖垃圾、废弃的渔网进行清理。

据了解,《巡湖守护令》制度是一种替代性生态修复机制,法院对破坏生态环境资源的刑事案件,让正在接受社区矫正的罪犯服从社区矫正机构的管理教育之外,还在指定湖域参与巡湖守护工作。“我院发出的这份《巡湖守护令》,责令两被告人提供一定数量的生态环境公益劳动,以劳务代偿履行生态修复义务,目的就是让被告人从生态‘破坏者’转变成生态‘守护者’,参与到鄱阳湖生态环境司法保护工作中来。”李亚军向记者介绍,这是鄱阳法院为守护鄱阳湖“一湖清水”推出的一项有力创新举措。

下一步,鄱阳法院将进一步完善巡湖守护相关制度,加大巡湖守护成效的回访和监督,推动形成生态环境案件预防、惩处、修复一体化机制,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有力的司法保障。

(责编:张若涵)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大手紧牵小手,镇江“润安”护盾急先锋走进幼儿园
下一篇:查哈阳农场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宣传活动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