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法治 > 正文

“力度+温度”

这种“沉浸式” 反诈宣传“走新”更“走心”

2023-09-18 17:14:44   

近期,大兴安岭地区行署(森林)公安局十八站分局立足实际,结合夏季治安打击整治专项行动,开启“沉浸式”反诈宣传,“走新”更“走心”的方式方法,从源头上降低发案,反诈有力度更有温度,全力构建“全民反诈”社会治理新格局。

反诈“建同盟”,共治共防“新格局”

“我们结合多方成员单位,构筑一张‘横向到边、纵向倒底’的全民反诈宣传网,结合‘夏季行动’攻势,持续深化反诈宣传防范的各项措施,营造辖区‘无诈’氛围。”分局党委委员、副局长丁立洲说。

 

 

刑侦部门深入保险、电信、银行等成员单位,为各行各业开展反诈培训,发动各行各业各界群众,同心协力督导督促宣传反诈,全面建立“全警反诈、全社会反诈”新格局。这样,不仅提高了辖区群众的反诈意识,更坚定了全民反诈的信心和决心,为构建和谐、稳定辖区打下坚实基础。

反诈“进商圈”,安全防护“零距离”

“李老板,最近生意怎么样?有没有接到诈骗电话?”“诈骗电话是接过,但是我们知道怎么处理,因为辖区民警总来宣传防诈知识,我们不能让犯罪分子把我们辛辛苦苦挣来的血汗钱骗走!”某蔬菜水果店李老板说道。

 

 

反诈宣传走进商圈。在市场,民警通过宣讲反诈骗知识并发放“反诈购物袋”、反诈宣传资料等方式,对群众一对一地进行反诈宣传。并围绕高发的诈骗特点、常见手段、防诈对策等向群众进行深入的剖析讲解。在超市,民警围绕时节畅销商品货柜前,详细地向来往群众讲解,如遇电信诈骗的处理办法,应当要冷静判断,及时向公安机关进行咨询,避免不必要的损失。利用“反诈冷饮”“反诈水果”让反诈知识贴近人们群众生活。

反诈“走学校”,警校共筑“防护网”

“今天学到了很多预防诈骗的小技巧,希望我也能用力所能及的行动提醒身边的人提高防范知识。”听课学生高兴地说道。

 

 

反诈民警通过真实的案例导入、深入浅出的讲解,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的防诈骗宣传,为广大师生上好反诈“开学第一课”。民警向在校学生讲解当前电信网络诈骗的形式以及学生群体诈骗案件的特点,再现网络购物、游戏充值等在小学生群体中多发的诈骗类型,并提醒小学生不可随意点击和转发不明链接,不要轻易将个人信息、银行卡号等内容告知他人。如遇可疑情况要与家人、老师沟通或及时报警。并借助“口口相传”力量不断扩大受众面,将反诈知识传播至千家万户。

反诈“步企业”,警企共建“防骗墙”

“通过这个活动,我了解到许多以前不知道的诈骗手法,骗子真是太狡猾了,绝对不能贪小便宜,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我们一定要不断增强预防诈骗‘免疫力’,让骗子无可乘之机。”企业职工李女士说道。

 

 

民警进企开讲座,构建反诈新格局。民警化身为“反诈”讲师,细心讲解了“什么是电信网络诈骗”“电信网络诈骗的常见形式”“如何识别防范电信网络诈骗”以及“上当后的补救措施”。同时,民警还结合辖区电信网络诈骗案件发案特点,为职工们揭秘了如“冒充类”“刷单返利类”等辖区高发案件的作案手法,切实提高企业职工们的“电诈”防范意识,努力营造“警企携手 全民反诈”的浓厚氛围。

反诈“入活动”,宣传防诈“得民心”

“这下反诈宣传单很是新颖,让人一下子就能记住!我要拍下来发个朋友圈,让更多的人知道。”观看活动的王女士说道。

 

 

在大型安保活动中,民警佩戴印有反诈宣传标语的绶带,到群众中身边。结合近年来发生的电信网络诈骗案件以及当前网络诈骗的新形势、新手法,从多种角度向参加活动群众普及电信诈骗常识,创新编撰朗朗上口的顺口溜和情景剧,主动融入群众生活。期间,民警一遍遍向群众提醒“不明来路的链接不能乱点、密码不能乱输,转账一定要先确认身份”。通过活动,群众不仅欣赏了精彩的演出,同时还提升了辖区群众防骗、识骗、拒骗的意识和能力,筑牢了反诈安全屏障,提升居民群众的安全感、满意度。

同心齐反诈,守护千万家。下一步,十八站分局将持续创新宣传形式,发挥“反诈前哨“宣传作用,用更多“接地气”式的宣传,营深“全警反诈、全民反诈、全社会反诈”浓厚氛围。(大兴安岭十八站公安分局)

(责编:李茜)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心怀鬼胎“溜门盗窃” 破案挽损速擒盗贼
下一篇:最后一页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