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人民视点 > 正文

大同市平城区人民检察院:

对标先进 狠抓落实 奋进路上久久为功

2023-04-10 12:00:48   

为进一步推动平城检察工作高质量发展,日前,大同市平城区人民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何芮彬带领班子成员和各业务部门(条线)负责人等一行,赴江苏省南京市玄武区检察院、苏州市姑苏区检察院及昆山市检察院,对标先进,学习取经,进一步拓宽检察工作守正创新思路。

 

 

力学笃行 精进不怠

“在玄武区检察院交流过程中,听到最多的就是‘学习’二字,感受到他们的争先创优热情,令人震撼,也看到了玄武区院争当全省标杆、争创全国一流的‘劲头’。”观摩学习期间,平城区检察院检察人员紧紧围绕“争一流、走在前、排头兵”的目标,重点围绕以钟山法学社为牵引的青年干警培养、以“向阳花开”为主体的优秀品牌选树进行了全面细致的学习,对“党建+”模式引领检察品牌建设、刑事案件“繁简分流”机制、“一‘唐’课”法治宣传教育、文物和文化遗产公益保护进行了深入探讨交流,会上,两院对口部门、条线进行了“一对一”细致交流学习。

以文育人 以文化人

“在姑苏区检察院,感受到了‘检察织彩’‘濂溪育检’‘师说检语’背后浓厚的姑苏检察文化底蕴,姑苏区院政治建设与检察业务的深度融合。”交流过程中,双方围绕“检察护名城”公益诉讼保护、企业合规嵌入式监督机制、“邻里检察”社会治理机制建设、“法义与归”未成年人保护工程的新思路等方面进行深入探讨,通过互问互答的形式,分享各自的心得体会和宝贵经验,大家共话检察工作,互相借鉴,实现了理念互通、资源共享的效果。

登高望远 敢为人先

“在这里,看到了‘四敢’精神(干部敢为、地方敢闯、企业敢干、群众敢首创)的生动践行,这也是昆山之路与检察同行的融合实践。”学习过程中,检察人员紧紧围绕“争一流、走在前、排头兵”的目标,重点围绕以钟山法学社为牵引的青年干警培养、以“向阳重点参观了“数字昆检”品牌建设,围绕该院“特色建院、品牌强院”理念、“嘉昆太”社区矫正与检察监督一体化模式、“检护昆台融”品牌、大数据法律监督、未成年人检察保护、优秀典型案例等相关工作情况进行细致请教。同时双方围绕“业务需求”“模型构建”“数据源”数字检察工作模式,推动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的创意、研发、应用等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

平城区检察院党组书记、何芮彬表示,一路走来,深切感受到这三个先进基层院整体对“四千四万”精神的践行。下一步,该院将以此次学习为契机,紧紧围绕办理典型精品案例、建立检察品牌矩阵、建设好专业化办案团队、加强检察宣传调研等方面更新工作理念,创新工作机制,推动自身检察工作现代化。

一是提振“争第一”的精气神,在赶考路上勇担使命。充分凝聚思想共识,学习先进地区工作理念,紧紧围绕考核指挥棒,全力跑出“争第一”的加速度,坚持全院一盘棋,树牢“不争第一就是在混”的理念,以“求极致”的精神,做好各方面工作,以实际行动做到平城检察工作“争一流、走在前、排头兵”。

二是做足“创典型”的大文章,在样板路上勇往直前。积极践行“四敢”精神,着力推进“特色建院、品牌强院”工作,结合本院实际,不断挖掘大同历史文化与检史、院史的交融点,打造平城检察文化品牌矩阵,激活更多首创精神在平检生根发芽。同时做好做优检察宣传产品,找准群众的共鸣点、共情处,全面提升平城检察维护公平正义的可感可触可见性。

三是夯实“高质量”的硬基础,在奋进路上久久为功。正确认识压力与动力的辩证关系,锲而不舍提升检察业务本领,保持长远发展定力。自觉主动将检察工作置于平城区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中,为平城区落实“对接京津冀 打造桥头堡”发展战略作出更大平检贡献。

(责编:张若涵)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黑龙江省五常市公安局开展《内务条令》拉练检查活动
下一篇:采取“三个三”举措 确保深化能力作风建设“工作落实年”活动高标准起步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