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武汉市武昌区召开政法系统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征求意见座谈会,听取部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执法监督员、企业家代表意见建议。会上,各单位分别介绍了2023年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主要工作情况和特色亮点工作。
武昌区委常委、区公安分局局长宋嵘介绍,今年以来,武昌分局聚焦关键环节,立足公安职能,将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作为一项长期工作来抓,对照《武昌区政法机关服务保障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20条措施》,坚持问题导向、靶向思维,抓实抓细各项措施落实,在严打涉企违法犯罪上聚焦发力,在创造良好治安环境上聚焦发力,在创新便民利企服务上聚焦发力,该局将以钉钉子的精神将各项工作一抓到底,忠实履行政法机关在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中的职责使命。
武昌区法院院长邓永清介绍,该院紧紧围绕“降成本、优服务、提质效”积极推进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一把手”工程来抓,针对营商环境弱项指标,加强内部监管,促进司法公正。通过升级立案大厅自助服务区、开辟涉企绿色通道,引导当事人网上立案、在线调解、线上流转,提升诉服便民度。今年1-5月份,该院网上立案率和电子送达率均在90%以上,位居武汉市前列。该院通过创新开展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充分发挥“法院+工商联+商会”“法院+建设局+建筑业协会”等专业化诉调对接平台作用,在推动案件实质性化解的同时有效降低了企业诉讼成本。在此基础上,该院积极打造金融司法2.0版本,助力武昌金融之城建设,构建了受案范围覆盖银、证、期、保、基等全金融业态,民事、刑事、行政“三审合一”的“大金融”审判新格局。
武昌区检察院检察长赵慧介绍,该院紧紧围绕建设高质量发展现代化武昌的工作要求,认真贯彻落实区委政法委服务保障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20条措施,秉持检察服务发展的理念,持续深入推进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工作。他们通过制定《“充分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功能 促进优化营商环境”专项检察活动实施方案》,建立月通报月分析机制,确保优化营商环境工作落实落地。此外,该院将“20条措施”作为检察履职重点工作,细化到十一个职能部门工作中,坚持打击与保护并重,坚持优化与创新并驱,坚持治罪与治理并行,积极将办案职能向社会治理延伸,全面营造风清气正发展环境。下一步,武昌区检察院将进一步强化检察担当,规范司法行为,加强司法服务,当好法治“店小二”,让市场主体和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检察担当和司法温度。
武昌区司法局副局长钱晖介绍,该局在去年全省首创公共法律服务“大篷车”的基础上将打造“大篷车”升级版,持续擦亮“大篷车”品牌,集聚武昌普法、法援、调解、律师、公证、复议等法治资源和司法行政职能,通过“6+N”模式,精心打造流动的司法局,每周集中半天为辖区企业群众提供“一站式”“订单式”“套餐式”法律服务。此外,该局积极开展清规护企、执法暖企、律师助企、公法利企、调解帮企、送法进企等“六大行动”,大力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
参会代表充分肯定了全区政法机关在维护社会公平正义、高效调解矛盾纠纷、创新便民服务举措等方面发挥的积极作用,并围绕金融案件办理、法律服务行业整治、包容审慎执法、优惠政策兑现、道路交通整治、劳资纠纷调解、物业乱象治理、法律宣传服务等方面提出建议。武昌政法各单位负责人针对各项建议积极回应并做表态发言。
武昌区委常委、政法委书记黄丰宙强调,优化营商环境的本质是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辖区企业的良好发展共同构成了武昌经济社会大局的良好发展,政法各单位要充分吸纳参会代表提出的相关建议,形成长效规范制度,继续保持武昌在湖北省县(市、区)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工作的先进地位。针对下一步工作,黄丰宙提出了具体要求:一是要聚焦职能赋权益,二是要聚焦规范降成本,三是要聚焦公平优环境,四是要聚焦服务强供给,五是要聚焦问题抓整改。(中共武昌区委政法委 杜泽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