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科学 > 正文

新技术或让“读心”变可能

2023-10-24 11:51:48    参考消息

据日本《读卖新闻》10月17日报道,人们所熟悉的“脑电波”应用于医疗一线由来已久,例如检查癫痫和睡眠障碍等问题。通过将脑电波监测与最新信息技术和人工智能(AI)相结合,可以破译人们心理状态和意图的时代正逐渐到来。

一名男性面朝电脑屏幕,头部连接着电子设备,电脑里的文字有多种颜色。他既没有使用键盘也没有使用鼠标,只是在心中反复默念“绿色、绿色”,于是绿色文案被以邮件形式发送出去。

开发出这一系统的是位于东京的ARAYA公司,该公司研究开发部负责人笹井俊太朗表示:“下达指示的是那名男子的脑电波。”据介绍,尽管精准度方面尚存在课题,但通过人工智能分析脑电波数据,可以判断出男子选择的是哪个颜色。笹井称,希望将来开发出“不出声就可以对话的心灵感应技术”。

脑电波是大脑活动时发出的波状电信号。它是由德国精神科医生汉斯·贝格尔于20世纪20年代在人类身上发现的。当人的精神状态和意识发生变化时,电波的强度和宽度也会发生变化。α波主要在放松状态下被检测到,而δ波主要出现在深度睡眠期间。

由于大脑被厚厚的头骨覆盖,此前医学家能够捕捉到的脑电波信息有限。不过,近年来,通过有效利用能读取大量数据的人工智能,在短时间内分析检测到的脑电波数据成为可能。脑电波研究专家、东北大学系统神经科学教授虫明元解释道:“信息处理和分析技术的进步使得找到隐藏在信号中的各种信息成为可能。”

人们期待,脑电波信息能为无法活动身体的脑梗塞和肌萎缩侧索硬化(ALS)患者提供支持。东京大学特聘研究员荻野干人与ALS患者等合作,研发出了让机器人采取行动的脑电波装置。

要获取脑电波信息,检测信号的脑电仪是必不可少的。20世纪50年代初上市的脑电仪大如风琴,记录所需时间长,而且噪音大。近年出现了小如便携式收音机的简易脑电仪,检测灵敏度也飞跃式提高。

随着脑电仪尺寸变小和性能升级,新的产品和服务不断出现。例如,有些医疗机构记录患者日常睡眠状况,指导他们改善生活习惯;从脑电波读取情绪的设备也面世了。

为获取人脑中的各种信息,利用脑电仪以外设备进行的研究也日益活跃。在利用磁共振功能成像推进的研究方面,可以将人们心中所想内容以图像显示出来,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果。

随着技术取得快速的进展,今后或将面临伦理问题。

若研究取得进展,或许可以不经人允许就解读对方的内心。出于对这一问题的担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7月召开国际会议,出席会议的有世界知名研究学者和政治家。该组织指出,连接人脑与机械的研究以及相关产品研发,可能影响个人隐私,有必要建立伦理框架。(编译/马晓云)

(责编:赵珊)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2023中国机器人大赛暨RoboCup机器人世界杯中国赛举办
下一篇:韦布望远镜找到“暗星”证据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