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创新智库 > 正文

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

2023-08-16 14:46:22    经济日报

战略性新兴产业代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方向,是培育发展新动能、获取未来竞争新优势的关键领域。不久前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要大力推动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打造更多支柱产业。这明确了未来我国产业发展的方向。

关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讨论很多,其不仅包括作为产业支柱的新兴产业,还包括作为技术趋势的未来产业,对其内涵的阐释大多数聚焦于产业在技术领域的前瞻性、先进性和主导性,淡化了作为产业本身的“战略性”特征。事实上,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不仅与技术演化相伴相生,也与国家实力息息相关。纵观产业革命史和全球竞争史,战略性新兴产业在经济发展和全球竞争中的功能并未发生变化,但其内容在不断创新、延伸和拓展。

战略性新兴产业要突出“战略性”特征,既体现在其对国家和地区发展的全局性影响,也体现为其在未来竞争中的关键性作用。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产业发展的技术经济新范式,是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科技革命驱动产业革命的现实产物,是促进经济跃迁和成长的重要驱动力量,是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产业形式,是国家和区域竞争优势的重要来源。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壮大要坚持创新驱动发展的思路。创新是引领产业发展的第一动力。要强化体系化基础研究、探索性基础研究和应用性基础研究,深化人才引育用留方式创新,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底层技术的持续突破,破解产业发展的“卡脖子”难题。产业的创新发展离不开监管与服务模式的创新。要以包容审慎监管助力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壮大,提升技术服务和产业服务平台效能,加速技术攻关和科技成果转化。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壮大要坚持统筹规划和协调发展。产业的培育和发展要遵循技术变迁、产业成长和全球竞争的客观规律。要充分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围绕短中长期战略目标,聚焦优势产业加速产业链系统突破、规模增长和竞争力提升,积极培育有潜力的产业,形成产业梯次发展的总体战略安排。要结合资源禀赋和能力潜力,支持优势地区优先发展,形成战略性新兴产业蓬勃发展的增长极。要落实区域协调发展战略,鼓励地方发挥优势聚力培育特色产业,打造具有产业配套能力和发展潜力的重要产业中心和集聚区。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壮大要坚持打造以龙头企业为牵引的良好产业生态。发挥龙头企业的引领性,吸引更多经营主体进入,繁荣产业生态;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性,以需求牵引、创新供给和资源配置来带动上下游发展,完善产业体系;发挥龙头企业的网络性,加速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推动链上企业集聚发展。同时,还要创新体制机制,激励高校科研院所、行业组织等积极主动参与和服务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打造多方主体共同参与、有效协作的产业生态。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壮大要坚持自立自强和全球合作。坚持自主发展,强化对原创技术、关键技术的优先突破,加大对科技人才的培养力度,夯实产业发展的底层技术根基和人才根基。坚定走全球化发展道路,积极倡导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全球合作,推动全球范围内的技术、产业、市场开放,培育一批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壮大要坚持可持续发展。贯彻绿色发展理念,将其落实到研发创新、生产制造、销售服务的价值链全过程,实现产业发展与增绿减碳协同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也不是一蹴而就的,要以技术的迭代突破和交叉创新来推动产业的融合发展,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注入源源不断的创新动力。

作者:李先军(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

(责编:李茜)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算法新闻确立权利保护的新模式
下一篇:变革时代的知识生产与政治学学科使命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