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永远将雷锋精神装在心中

——访雷锋战友、电影《离开雷锋的日子》主人公原型乔安山

本刊记者 武凤珠    2023-04-17 14:38:56    《人民周刊》

“‍‍你与雷锋朝夕相伴,为娘十分欣慰。‍‍你俩自从弓长岭铁矿一同入伍从军,‍‍又同在一班,同吃同睡,同驾一车,情意交融,亲如手足……”在电影《离开雷锋的日子》中,雷锋意外殉职后,战友乔安山拆开母亲寄来的信件,回忆起雷锋帮助自己戒烟、把津贴寄给自己的母亲买药的桩桩往事、点点情谊,倚门痛哭。

“电影里讲述的故事,都是真实的。”乔安山与雷锋同龄,如今已经步入耄耋之年,吐字发音也已不再清晰。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他的许多话语都要经过夫人张淑芹“翻译”。但是,正如他所说:“只要还能说话,就要宣传雷锋。”他将宣传雷锋视为自己活着的“最大价值”。在他的心中,班长雷锋从未离开。

春风化雨,滋润一生

“这个人非常活跃!”乔安山与雷锋同一天入伍,谈及对雷锋的第一印象,他的记忆里仍然是1959年两人初识时那个身量不高、积极勤快的19岁青年“庚伢子”形象。

雷锋是父母双亡的孤儿,却幸运地完成了高级小学的学业。乔安山因家境贫寒,没能有机会入学读书。60多年过去,忆起年轻时雷锋对自己的帮助,乔安山首先想到的便是雷锋帮助自己学文化,两人一起买笔、买本,一起学习毛主席著作的往事。

那时,部队战友“一帮一、结对子”,乔安山和雷锋年纪相仿,两人又是住在上下铺的好兄弟,雷锋就带着他一起学习《为人民服务》《纪念白求恩》《愚公移山》等毛主席著作,学习毛主席的卫士张思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事迹。有一天,两人一起离开施工工地,开车来到辽宁省抚顺市北大岭的一片陡坡上。行至金花楼村时,雷锋忽然让乔安山把车停下。原来,前方有几个老乡推着一车菜,上陡坡特别费劲。雷锋二话不说就上前推车,乔安山也赶紧前去帮忙。

一件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却深深地教育了乔安山。返程途中,乔安山对雷锋说:“班长,咱俩一起学毛主席著作,一起学张思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其实,我也看见了那辆装菜的车,但是我想的只是,咱们的汽车要加油往上冲,你却能想到老百姓。毛主席著作,你学了就能用!”

时时刻刻想到老百姓,群众有困难就主动上前帮助,雷锋正是用这样一件件具体而微的小事,身体力行地实践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乔安山将雷锋的行为牢牢记在心中,雷锋以身作则的示范也影响了他的一生。“你乔爷爷这一生都乐于助人,帮助别人也是雷锋班长帮助他的结果。”张淑芹说。

好好做人,好好做事

乔安山与雷锋之间,有深厚的战友情谊,更有难解的生命羁绊。

从1962年雷锋意外殉职,到1996年电影《离开雷锋的日子》上映,在这段漫长的时间中,乔安山一直向外界隐藏起自己曾是雷锋亲密战友的身份。这其中,有组织对乔安山的保护,也有乔安山多年无法释怀的心结。

直到电影《离开雷锋的日子》上映,观众才了解到,乔安山不仅是雷锋生前关系最亲厚的战友之一,也是与雷锋的意外殉职关联最紧密的人。时隔数十年,乔安山终于能够直面内心的隐痛,向公众讲述那场事故中少有人知的细节:1962年8月15日,两人像往常一样出门洗车,路过一个急转弯时,乔安山本想请雷锋驾驶,雷锋却说“你来吧,我给你看着,指挥你、锻炼你!”道路狭窄,乔安山在驾驶中不小心碰断一根晾衣服的木杆,木杆倒下时直接击中了雷锋的太阳穴……

正如电影中呈现的那样,乔安山不愿相信雷锋的离去。他紧紧握着雷锋的手,期盼他能醒过来;他连续两天两夜为雷锋守灵,沉浸在自责中无法自拔。“就像失去自己的亲人那么悲伤,丝毫不掺假。”张淑芹形容。

令乔安山感恩至今的是,组织上不仅没有追究他的责任,在向社会通报雷锋意外殉职的消息时,也并未述及与他之间的任何关联。1963年1月7日,国防部将雷锋生前所在的二排四班命名为“雷锋班”,时任沈阳军区司令员陈锡联专程走到乔安山面前,拍着他的肩膀说:“小伙子要抬起头,要像你的班长那样‍‍,好好学习,好好做人,好好做事!”张淑芹说,正是这句话,带给了乔安山冲破阴霾的力量。

此后的乔安山,仿佛是代替雷锋活下去,仿佛将雷锋的精神融入了自己的生命。他无偿献血,他送素不相识、遭遇车祸的老人去医院,他帮邻居劝架,他带头注射新冠肺炎疫苗……凡是他想到雷锋会做的事,他就一定会去做。

电影《离开雷锋的日子》中,乔安山把路边出车祸的老人送去医院,却反被老人的家人讹诈的事情,也是真实发生的。类似的往事,乔安山夫妇却不愿过多回忆。这些不愉快的插曲,从未消解乔安山对学习践行雷锋精神的热情。“事情过去,就算过去了。”张淑芹说,“毛主席都提出向雷锋同志学习,我们一生都要学雷锋,学习雷锋精神,学着像雷锋一样做人、做事。”

雷锋生前总是教导乔安山,“要做一个好人”。2019年12月,用一生学习践行雷锋精神的乔安山登上中央文明办发布的“中国好人榜”。就像每次心中有话要说,都会来到雷锋墓前,向老班长尽情倾诉一样,年近八旬的乔安山又一次来到雷锋的墓地:“大哥,我非常激动,我来告诉告诉你……”

雷锋精神,代代传承

1963年设立的“雷锋班”有8名成员,乔安山一家三代,老两口加上大儿子和儿媳、小儿子和儿媳,以及孙子孙女,也刚好是8口人。乔安山有时戏称:“我们是家庭版的‘雷锋班’。”

这个家庭里,人人熟知雷锋的故事,人人牢记雷锋的话语,人人学习雷锋的精神。张淑芹讲起一件家庭趣事。社会公众提及雷锋,通常称雷锋为“叔叔”,而在她的家中,两个儿子称雷锋为“大爷”,孙子孙女称雷锋为“爷爷”。孙子孙女上学后,有一天跑回家问乔安山:“为什么别的同学都喊‘雷锋叔叔’,我们却要喊‘雷锋爷爷’?”乔安山回答:“因为雷锋是我的战友,就像大哥哥一样关心爱护我。你们管我叫‘爷爷’,也要管雷锋叫‘爷爷’。”雷锋“爷爷”的形象,就此在孙子孙女的心中扎根。

孙女乔婷娇是家庭中年纪最小的成员。大学毕业后,她循着爷爷的足迹,选择到原沈阳军区雷锋纪念馆做讲解员;2019年,抚顺市成立雷锋学院,乔婷娇又回到家乡,回到雷锋精神的发祥地,继续宣扬雷锋精神。孩子们像他一样走上学习雷锋、宣传践行雷锋精神的道路,乔安山感到欣慰,他的一生最重要的事业后继有人。“我们家里三代学雷锋,雷锋精神已经在我们家代代传承下去。”

更令乔安山欣喜的,是看到了雷锋精神在全国各地的广泛传播。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国各省市凡是邀请他、需要他前去宣讲雷锋事迹、宣扬雷锋精神的地方,他都不辞艰辛、全力奔赴。“一万个人,我要去讲;一千个人,我要去讲;一百个人,我也要去讲。”在宣讲过程中,他真切地感受到各地学习雷锋精神的热情,“从老人到小孩都是学雷锋志愿者,全国学雷锋蔚然成风,已经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为他人播撒的阳光,也照亮了自己的道路。“雷锋城里雷锋多。”张淑芹介绍,如今的抚顺市已经汇聚起约25万名学雷锋志愿者。“去年冬天,我家水管坏了,志愿者第一时间就来帮我们修水管。现在,你乔爷爷的身体没有以前健壮了,有的志愿者来我们家帮忙理发,还有的志愿者来帮忙修脚。好事做得数不胜数,他们都是我们的亲人!”

恰如电影《离开雷锋的日子》结局所讲述的,雷锋虽然离去,雷锋精神却温暖着人间。雷锋离世时,不过20岁出头。在第六十个学雷锋纪念日到来之际,若是请乔安山代表班长雷锋,对现在也正值20岁左右的年轻人说几句寄语,他会说什么?

“好好学习,做习主席的好学生,做雷锋精神的传人。听党话,跟党走,感党恩。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乔安山大声地、尽力清晰地吐出每一个字。他身旁的雷锋塑像,仿佛家庭中的第九位成员。乔安山把红领巾系在塑像的脖颈上,老班长雷锋的面容永远停驻在他的记忆深处。

(《人民周刊》2023年第6期)

(责编:张若涵)

相关热词搜索:《人民周刊》2023年第6期

上一篇:只要肯奋斗,就会有收获
下一篇:读《雷锋日记》 学雷锋精神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