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讲述非遗传说,守护民间文学

本刊记者 武凤珠    2023-07-31 09:33:19    《人民周刊》

屈原传说、布袋和尚传说、炎帝神农传说……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散落着数不尽的民间文学故事。组织非遗传承人和讲述者逐一梳理京津冀地区数百个民间文学类非遗项目,将它们整理成文字、制作成音频,进行公益传播,活动总策划、北京市海淀区文化馆非遗管理部主任王凤华认为,这项事业是有价值的。

王凤华将发布非遗民间文学故事的微信公众号推送给记者,“倾听传承人讲述中国故事,感受优秀传统文化的温度和深度”,简短的介绍、浓厚的情怀,每天一则非遗民间文学故事,发布从未间断。“我们已经发布了540多期故事。”近期,王凤华接受了本刊记者采访。

抢救工程——

“文化+科技”公益传播

记者:为什么想到以这样的方式做民间文学类非遗项目的系统性传承工作?

王凤华:民间文学类非遗项目的传承,主要依靠讲述民间文学故事的传承人。现在民间讲述非遗故事的年龄较大的传承人,很多都已经离世了。传承人离世后,民间文学类非遗项目传给谁,以后故事由谁来讲,未来怎么办?我作为非遗管理工作者,面临着怎样处理这一现状的难题,非常着急。

有方案说,将这些民间文学类非遗项目汇成一本书,但是就传播而言,或许很少有人愿意一个不落地将书中的故事读完,更多人可能会选择只看自己喜欢的章节,读完了,把书搁在一旁,传播过程就结束了。现在越来越多的人习惯于听书,我也是这样,在手机上设好定时,睡前开一段音频,听着听着就睡着了,天天如此。于是,我们想到了将民间文学类非遗项目和多媒体科技手段相结合的方法,为民间文学类非遗项目寻找传承人,由传承人讲述故事,将故事录成音频,每天在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发布。

这项事业是由我发起的。我从2015年开始从事非遗管理工作,2019年就意识到应当做这件事。2021年,我们和北京市海淀区一家科技公司合作,纯公益地做这件事。到目前为止,我们发布的非遗民间文学故事已经覆盖北京市七八个辖区,明年应当能够实现全市16个区全覆盖。

有人问我们:有没有想过把这项事业产业化?产业化更可持续,但是面临着诸多难点,首先是非遗民间文学故事的版权问题,其次是我的身份也决定了不能用它谋求利益,所以我们始终希望以公益形式开展活动。我的行为是公益的,科技公司的支持是公益的,故事的讲述者也都是公益的。

 

河北白沟正在推进“非遗进校园”。新华社记者 金良快摄

 

广泛合作——

“专家+学生”携手传承

记者:可否具体介绍一下,这项事业是如何开展的?

王凤华:我作为北京市海淀区的非遗管理工作者,拜访了北京市其他15个区的非遗负责人,请他们提供本区的非遗民间文学故事,我们的团队帮助他们寻找讲述人。

这件事看似不难,其实流程非常繁琐。各个辖区提供的非遗民间文学故事,我们都要转成电子版,逐一校对,对文稿中的敏感词汇等进行把关,每个故事还要请专家进行两三稿的修改审定,因为面向社会公开发布,我们要对内容负责。故事的标题要用一两句简练的话语挖出核心思想,配图要精挑细选,还要录制剪辑音频。

我们寻找的讲述者,很多都是热衷于民间文学的国家级、省市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和知名专家学者,如国家级非遗“京东大鼓”董派第三代传承人赵小莲、国家级非遗“曹雪芹传说”项目传承人赵文岳、北京京城非遗人才创新发展联盟秘书长杨建业等。每天一期发布,虽然有时会感到疲累,但是越做越上瘾,看到从零开始的540多期内容,也很有成就感。北京的民间文学类非遗项目做完,我们要做河北的,一点一点地联系、推进,争取把京津冀地区的非遗民间文学故事全部讲述出来。

除了线上发布故事,我们也在线下推进实践。以北京市海淀区为例,海淀区有160多所中小学,我们已经完成了80多所学校的“非遗进校园”挂牌工作。在这80多所学校中,我们又找到其中一部分,合作开展“非遗少年说”活动。民间文学类非遗项目中的曹雪芹传说、颐和园传说、前门传说等,故事发生地都已经成为旅游景点。我们组织非遗专家到学校作动员,由学校安排老师和学生去现场讲述,我们再给予参与讲述的学生以奖励。学生到了故事发生的现场,讲述会变得绘声绘色,而不再是机械地念读文字;通过现场讲述非遗民间文学故事,他们会对故事中蕴含的文化产生更加深入的了解,从而实现民间文学类非遗项目在学生间的广泛传播,我们的目的也就达到了。借由学校这一载体,可以把民间文学类非遗项目的传承整体带动起来。

 

讲述“曹雪芹传说”非遗民间文学故事的小学生(资料图)

 

创新形式——

“授课+视频”多元保护

记者:对于民间文学类非遗项目,您还有怎样的传播传承计划?

王凤华:非遗保护传承要见人、见物、见生活。随着历史向前推移,非遗的形态也在不断改变。我们鼓励非遗传承人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推动非遗融入现代生活。

现在,我们发布的新媒体内容只限于文字和音频,下一步,我们或许会推出在前门、长城等非遗民间文学故事发生地现场讲述的视频。今后,我们还将陆续培养更多非遗民间文学故事讲述人,并继续努力邀请非遗专家对讲述人进行专业培训,我们非常欢迎民间文学讲述爱好者积极参与进来。我们希望脚踏实地保护、传承非遗,真真正正地让非遗传承人受益。

 

(《人民周刊》2023年第12期)

(责编:张若涵)

相关热词搜索:《人民周刊》2023年第12期

上一篇:读珍稀古籍,品“茶和天下”
下一篇:古韵琴音,怡情养德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