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沙霏:秋声霏扬,贡献京剧新生力量

赵丽岳    2023-11-14 21:26:13    《人民周刊》

一出《锁麟囊》,婉转悠扬,唱出人间真情;一曲《孔雀东南飞》,跌宕起伏,诉说爱情凄婉。2023年6月3日至4日,“秋声霏扬”程派青衣演员沙霏个人专场演出在北京长安大戏院火热上演。《锁麟囊》《孔雀东南飞》两出大戏,一喜一悲,难唱难演,而沙霏沉稳大气的台风,娴熟流畅的动作,遵循程式又不失个人特色的唱腔,让两出程派经典剧目得到近乎完美的展示,让观众看到一颗冉冉升起的魅力新星。

 

 

放慢脚步,方能行稳致远

2000年,年仅11岁的沙霏初次登上长安大戏院的舞台,便一举夺得国际京剧票友大赛金奖;23年后,沙霏再次登上长安大戏院的舞台,举办人生中首次个人专场演出。这一次,她不需要通过竞争证明自己,而是全心全意为观众展示学戏20余年之所得。一招一式、一板一眼、一颦一笑,她细腻地表达着,享受着专属于她的舞台。

沙霏的授业恩师迟小秋早已表示,“青年演员沙霏的专业水平已经达到举办专场演出的标准”。沙霏自己也并非不想办专场——从正式走上京剧道路的那天起,她就盼望着有一天能举办个人专场演出,并一直为此努力。她始终秉持有条不紊、踏实走好每一步才能行稳致远的心态,不疾不徐,不争不抢,精进不休,今年,终于水到渠成。

个人专场演出的举办,是沙霏学戏20多年的汇报总结,是她职业生涯中重要的里程碑,更是她发掘自身潜能的新起点。北京京剧院院长刘侗为专场取名“秋声霏扬”,意为忠于砚秋、传于吟秋、受于小秋,沙霏的程派戏经“三秋”而小成,盼望她能为弘扬京剧和程派艺术贡献自己的力量。一年多的筹备中,沙霏统筹策划,事无巨细地亲自把控演出相关的每个环节:剧院排档、海报设计、配角邀请、乐队调配、整体排练……两场演出涉及数十位演职人员的协调,沙霏常常白天处理各项事宜,晚上加班练功到深夜,但她乐此不疲,尽全力奉现最好的演出。

演出当日,高朋满座。沙霏精湛的唱念做打功夫,配角甘当绿叶的默契配合,乐队合宜的伴奏,共同征服了观众,幕间叫好声不断。北京京剧院领导和主教老师迟小秋对演出给予高度评价:“沙霏作为优秀的程派第四代传人,专业条件好,事业心强,多年来刻苦努力,积极上进。她有使命感和责任感,希望坚持不懈,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对程派艺术传承作出自己的贡献。”她的同事们也笑着说:“一个专场办下来,沙霏的进步真是肉眼可见!”“没想到平时不紧不慢的沙霏还可以这么棒!”

恩师引路,追求尽善尽美

就像《锁麟囊》中富家小姐薛湘灵成长的心路历程,仅凭一人无法完成,而是多方合力,共同造就佳话,沙霏首次专场演出的成功,也少不了恩师一路上的鼎力相助。

11岁初次登台比赛便大放异彩,台下观众热情的掌声甚至淹没了乐队的伴奏,让当时观赛的北京市副市长张百发和北京市戏曲学校校长孙毓敏注意到沙霏这个好苗子。演出结束后,张百发对沙霏说:“小姑娘年纪不大,唱得真好!以后愿不愿意做专业的京剧演员呢?”“愿意!”沙霏干脆地回答。

张百发、孙毓敏爱才惜才,让沙霏成为北京市戏曲学校迄今为止唯一一位免试入校的学生,沙霏也不负众望,苦练成才。在戏校,冬练三九,夏练三伏,每天清晨五点出头、天蒙蒙亮的时候,小沙霏就已经在学校的花园里练早功、喊嗓子了。每日戏曲专业课的学习、操练后,还要学习文化课。除了吃饭、睡觉的时间,沙霏几乎全部用来学习,以求不断提升自己,每天学习时间超过15小时。寒来暑往,沙霏练就了坚实的基本功,毕业后考入北京京剧院,又凭出色的表现调入北京京剧院阵容强大的青年团。

迟小秋于沙霏,是共同传承推广京剧程派艺术的前辈,是言传身教的老师,更是激励她不断前进、精益求精的榜样。想要传承好一出戏,需要口传心授。迟小秋一点一滴,逐字逐句,一个脚步、一个眼神地细细传授给沙霏。程派名剧《锁麟囊》中“春秋亭”一折,唱作“春秋亭外风雨暴,何处悲声破寂寥”。迟小秋教导沙霏,在这段唱腔开始之前,随着锣鼓声轻轻拨开轿帘,眼睛要从下缓缓地抬向上看——意为看到亭外的暴雨,吸引观众代入场景。教学过程中,迟小秋倾囊传授这些细腻传神的表演技巧。在细抠唱腔、念白和身段时,迟小秋更是不厌其烦、仔细打磨,很多时候一句唱念、一组身段会反复走上数十遍。“迟老师对于艺术发自内心的热爱、孜孜不倦的追求,对每一处细节的严谨把控,时刻鼓励鞭策着我,让我想要成为和她一样的人。”沙霏说。

传承京剧,贡献青年力量

京剧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传承京剧,不仅是对国粹的延续,更是对历史的尊重与继承。早在10年前,沙霏就以弘扬传统文化为己任,在中小学教授唱腔课、身段课和戏曲操课,结合教学和示范演出,让京剧的魅力在少年的心底生根发芽。在中国工艺美术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她深入浅出地讲解京剧知识,至今已参与过百余场京剧知识讲座,累计培训超千人。提及这样做的意义,她说:“与当下色彩斑斓的流行文化相比,戏曲艺术虽然经典却仿佛成了小众的存在,不能要求所有人都懂得欣赏和喜欢。但通过我们的传播和熏陶,100个人里,哪怕只有20个人对京剧增进了解,都是弥足珍贵且值得的。保护和传承国粹,是青年京剧演员的责任和使命。”

千古文化留遗韵,青年唱将展新风。随着传播方式的多样化,沙霏让京剧这门古老的艺术搭上互联网的快车。她制作短视频,走进直播间,搭建“云戏台”,把京剧送入千家万户,让全世界的戏迷能够足不出户享受到国粹京剧带来的视听盛宴。网络传播的力量让京剧演员面临更高的要求和更多的挑战,也让京剧、演员和戏迷之间形成了合力:传统京剧艺术有了更多受众,焕发活力;青年京剧演员逐渐掌握拍摄、剪辑等新技能,与时俱进;戏迷朋友可以随时过一把“戏曲瘾”,怡然自乐。同时,沙霏凭借青年京剧演员的身份,敏锐地洞察着市场,主动了解年轻人的“京剧口味”,记录台前幕后的花絮,努力推进京剧与歌曲、相声、皮影戏等跨界融合,尝试于京剧有益的各种演出形式。

经过多年不懈的普及和推广,沙霏欣喜地发现,剧场里年轻观众的占比越来越高。“戏曲需要传承,观众也需要传承。我的戏迷朋友里,高中生、大学生非常多,还有硕士生和博士生,在我看来,他们都是身体力行的戏曲文化传播者。很多时候戏迷甚至比我本人更加清楚我的演出日程,每每追随我的演出。看到他们走进剧场看戏,我觉得所有辛苦和付出都是值得的。”

(《人民周刊》2023年第17期)

(责编:张若涵)

相关热词搜索:《人民周刊》2023年第17期

上一篇:绘就时代之美 打造艺术殿堂
下一篇:传递书香之美 讲好中国故事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