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中国之美,让世界看见

——访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主任程家财

本刊记者 屈一平    2023-12-03 23:06:41    《人民周刊》

“小时候爸爸常说,在那遥远的东方有个叫作中国的国度,而在中国有个叫作‘客家之都’的地方,那里就是我们的根。”……

6年前,北京语言大学的周燕青——一位来自印度尼西亚的留学生,在热烈的掌声中,朗读着《与中国的不解之缘》,讲述自己与中国的“美丽邂逅”。

2017年9月,由教育部国际合作与交流司主办、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承办的“我与中国”征文活动(“我与中国的美丽邂逅”来华留学生征文暨短视频大赛前身)中,周燕青的文章从来自100多个国家留学生的200多篇投稿中脱颖而出,获得一等奖。

“这些年我用脚步丈量壮美辽阔的中国,用眼睛观察现代中国的乡村振兴,用耳朵聆听中国梦的时代脉搏,用心感受古代文明与现代文明的交相辉映,这些所见所闻让我逐渐看到一个真实而立体的中国,一个不断创新的中国,一个‘人民至上’的中国。”在人民日报出版社出版的《我与中国的美丽邂逅——2022年来华留学生征文大赛优秀作品集》一书中,就读于中南大学的阿富汗留学生沙溢见证了中国脱贫攻坚的胜利,用文字记录下中国的精彩时代。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如何展现?“我与中国的美丽邂逅”来华留学生征文暨短视频大赛就是答案之一。

值此活动开展7周年之际,本刊记者专访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主任程家财,听他讲述“我与中国的美丽邂逅”来华留学生系列活动的缘起和发展过程。

 

2023年6月4日,来华留学生在“邂逅中国乡村·美丽贵州行”社会实践活动中参观中国天眼科普基地。(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供图)
 

时代进步中邂逅最美的中国

记者:“我与中国的美丽邂逅”征文活动6年来成绩斐然,请您介绍一下举办该活动的初衷。

程家财:2017年,为了展现党的十八大以来的辉煌成就,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同时深入了解来华留学生对中国的认知,在教育部国际合作与交流司指导下,我中心第一次举办“我与中国”来华留学生征文活动。同学们用讲故事的形式,畅谈中国的发展变化。征文作品均以中文写就,优秀获奖作品结集出版,《我与中国的美丽邂逅——来华留学生讲述中国故事》一书应运而生。

来华留学生记录的生动、鲜活的中国故事产生了良好的传播价值,这激励着我们将征文活动继续举办下去,并逐步发展为集征文、短视频、云合唱、社会实践、海媒平台赛为一体的“我与中国的美丽邂逅”品牌活动。这些活动增进了来华留学生及外籍人士对中国发展变化的深刻认知,挖掘并培养了一批懂中国、通世界的中国故事讲述者和中国文化传播者,是从教育、人文交流角度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的生动案例和优秀成果。

 

留学中国“云”合唱团代表在2023“我与中国的美丽邂逅”系列活动发布仪式现场演唱原创歌曲《春日来信》。(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供图)
 

记者:“我与中国的美丽邂逅”系列活动征文中如何体现中国的经济发展以及在华留学生对中国的热爱?

程家财:历次活动中,出现了多篇留华毕业生的文章,有些是早年来华留学生的文章,通过他们的亲身体会展现了中国在几十年间飞速发展的成就,有的留华毕业生记录了自己的创业、就业故事,体现了中国带给他们的更多的就业机会和更广阔的商业空间。

还有部分来华留学生的征文故事讲述了“一带一路”倡议惠及本国人民的成果,例如一名肯尼亚学生谈到,一条中国和肯尼亚合作修建的公路改变了她曾经颠簸的求学之路,同时带动了沿路的经济发展,这条路在她心里埋下了中国的种子;还有一些同学讲述了自己毕业后回国入职或在中资企业驻本国机构任职的故事。诸如此类由来华留学生讲述的“一带一路”故事,是“一带一路”倡议惠及共建国家人民的真实缩影,鼓励了更多的外国青年选择来华留学,并在结束学业后参与“一带一路”建设。

让中国故事在世界绽放光彩

记者:“我与中国的美丽邂逅”系列活动遇到了哪些困难?是如何克服困难并将这一活动推广下去的?

程家财:作为来华留学生活动中最具代表性的品牌活动,大赛自举办之初,就获得了中国高校、驻外使领馆以及来华留学生的积极参与,给了我们将活动持续举办下去并不断完善的莫大鼓舞。

新冠疫情期间,由于在华留学生数量锐减,大赛遭遇了报名人数走低的困局,面对困难我们积极应变,不断扩大赛事活动的广度、深度,创新赛事的形式。在新媒体和短视频兴起之际,我们加入了短视频大赛的内容,并与抖音平台合作对短视频作品开展积极的宣传推广。2020年,活动整体参赛人数和作品数量与往年持平。短视频大赛创新了中国故事的讲述形式,让大赛征集到的优秀作品和外宣素材更加生动、立体、鲜活。

在举办活动过程中,我们鼓励学生自发组织了留学中国“云”合唱团,让同学们在疫情期间,通过线上合唱的方式,丰富课余生活,用音乐传递跨越国界的友谊与情感。截至目前,合唱团已经完成了四首歌曲的创作,还有一首《梦想之路》在制作中,不久将与大家见面。

记者:2023年4月7日,第七届“我与中国的美丽邂逅”来华留学生系列活动发布仪式在北京成功举办,请您谈谈今年活动开展的情况。

程家财:本次大赛继续面向来华留学生、留华毕业生及外籍人士,2023年大赛报名时,我们鼓励来华留学生讲述自己的“一带一路”故事,深入思考“一带一路”倡议为自己的祖国和自身生活、成长带来的变化,用真实、生动的故事展示“一带一路”倡议为共建国家带来的新发展机遇、给当地民众带来的实惠与便利。

同时,海外社交媒体平台赛(简称“海媒平台赛”)作为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向世界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要求的创新性活动,发动来华留学生及“Z世代”青年,利用其个人账户,在脸书、推特、Ins、领英等海外社交媒体发布推文,利用海外社交媒体传播速度快、互动多、灵活性强的特点,让更多真实的中国故事直接触达海外人群。
书写爱上中国新篇章

记者:今年6月,作为“我与中国的美丽邂逅”来华留学生校友系列活动的一项创新举措——“邂逅中国乡村·美丽贵州行”举办,请您谈谈活动开展情况和具体效果。

程家财:本次社会实践是“我与中国的美丽邂逅”来华留学生系列活动的子活动,实践团选拔历届“我与中国的美丽邂逅”大赛优秀获奖选手、部分专业的来华留学生短视频创作者、留学中国“云”合唱团成员以及贵州当地优秀的来华留学生,总计40名。这些学生来自24个国家和中国24所高校。
活动通过讲座、教育交流、参观实践等形式,让来华留学生亲身感受中国乡村振兴的实践成果、少数民族特色文化的独特魅力和贵州交通建设的伟大成就。

 

2023年“邂逅中国乡村·美丽贵州行”来华留学生实践团在贵州省三都县怎雷村。(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供图)

 

活动得到了中央主要媒体和多家当地媒体全程跟踪报道,播发对内对外中英文报道近百篇,学习强国APP首页开设“邂逅中国乡村·美丽贵州行”专栏,同学们还利用自己的写作和视频拍摄特长,在国内外新媒体平台写下此行的感悟,介绍贵州发展成果。形成了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平台结合、国内主流媒体与海外社交媒体联动、多语种报道共同发力的宣传模式,有效扩大了“留学中国”品牌的吸引力,增强了我国教育的国际影响力。

记者:“十四五”时期,来华留学教育面临新的历史机遇,下一步将如何推动来华留学教育高质量发展,不断提升国际传播效能?

程家财:在数字中国和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的背景下,我们将协同相关部委整合各高校来华留学生数据资源,用数字化手段做好高校及来华留学生的服务工作,强化留华校友的凝聚力和对中国的认同感。

同时,在习近平总书记“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的号召下,中心以“留学中国”品牌为抓手,对接企业用人需求和来华留学生就业意愿,目前已经举办了7届来华留学人才招聘会,并多次组织国际人才走进中国企业,用心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和人才强国战略。

做强“留学中国”品牌,助力中国高等教育“走出去”。自1999年以来,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先后在30多个国家的50多个城市举办了“留学中国”教育展。作为宣传中国教育和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我们将继续扩大“留学中国”教育推广活动的规模,加强教育国际交流,促进中外人文交流与民间友好往来。

(《人民周刊》2023年第19期)

(责编:张若涵)

相关热词搜索:《人民周刊》2023年第19期

上一篇:精彩视频多打磨 媒体融合助传播
下一篇:最后一页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