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三农 > 正文

走进村史馆,了解乡土中国

本报记者 姜 峰    2023-09-20 11:11:33    人民日报

留住乡愁、激活记忆、传承文化……各具特色、乡土味浓的村史馆,是人们了解乡土中国的一扇扇窗口。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深入挖掘、继承、创新优秀传统乡土文化,把保护传承和开发利用有机结合起来,把我国农耕文明优秀遗产和现代文明要素结合起来,赋予新的时代内涵,让我国历史悠久的农耕文明在新时代展现其魅力和风采。

党的十八大以来,各地扎实推进村史馆建设,着力打造一批传承乡土文化、赋予时代内涵的有效载体,成为凝聚人心鼓舞干劲、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阵地。

从驴鞍子、旧箩筐、石碾盘的“荒秃岭”旧光景,到丰收的苹果满山坡、挑上农业现代化的“金扁担”,走进陕西省延安市安塞区南沟村村史馆,实物丰富、图文并茂,记录父老乡亲的奋斗足迹。“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驻村干部刘玉说:“从奋斗史中汲取力量,乡亲们干劲更足。”

位于沂蒙革命老区的山东省临沭县朱村,坐落着山东省首个村级档案馆。看到清代“地丁银”税票,翻阅村里的老账本,村民李广如感慨:“现在种地不用交税,还有补贴哩!是党的好政策让农民过上了好日子。”小麦丰产奖状、脱贫增收账册等,精心保存的乡村档案,见证了朱村的创业历程。

乡村是历史记忆、文化认同、情感归属的重要载体,蕴藏着丰富的文明底蕴。

上海市金山区杨家村村史馆里,摆放着9本家谱,这是村干部和党员志愿者挨家挨户“寻祖”一年的成果。“家谱修订过程中,村民之间的情感纽带进一步牢固,开展基层治理有了更好的基础。”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陈春花收获满满。“大家都是写在一本家谱上的,生产生活中有点小摩擦,都不要太计较。”村民黄婉娟说。

重庆市丰都县陶家坪村素有崇文重教传统,村里建起了“书香村史馆”,挖掘梳理、集中展陈近百年来教育兴学、造福桑梓的十余位乡贤事迹,激发村民学习热情。“勤耕重读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我们要用好村史馆这个载体,传承好耕读文明,让乡亲们既富口袋又富脑袋。”丰都县委宣传部部长殷洪江说。

紧扣乡村实际、着眼群众需求,村史馆建设既重活态传承,也在创新拓展。

河南省获嘉县后渔池村,村史馆里不光陈列着脚踏木板织布机,还请来年过七旬的纺线好手韩青英“收徒传艺”,50多名妇女在家门口就业,老粗布手艺重焕光彩。四川省南江县金碑村盛产南江大叶茶和高山富硒茶,村史馆以茶文化为主题,专门设置了品茶区,将其打造为推介金碑村的窗口。江西省新余市渝水区下保村的农耕文化展示馆开设体验区,让游客感受土地翻耕、育苗插秧、收割入仓的全过程,农文旅融合带来了人气和商机,下保村一年接待游客30多万人次。

小小村史馆,见证着乡土文化的生生不息、繁荣兴盛,舒展着新时代生机无限的乡村文明画卷。

(本报记者原韬雄、毕京津参与采写)

(责编:李茜)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村长工作坊”第二期学员结业暨第三期学员开班典礼在京举行
下一篇:“赞农垦丰收 建农业强国”中国农民丰收节农垦活动在南宁举办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