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经济 > 正文

退市类型更加多样 市值退市将跻身主流

胡华雄    2024-07-25 14:34:09    证券时报

近日,A股公司首例市值退市锁定的消息,引起市场广泛关注。市值退市,这在以往稍显“生僻”的退市类型,如今也终于走进大众的视野。

回顾我国证券市场近年来的退市实践,可以发现,这其中经历了一番曲折演进的过程,格局已发生巨大变化。

一方面,在退市数量的变化上,近年来上市公司强制退市数量已明显增多,以往A股市场为人诟病的“上多退少”“只进不出”的现象已大为改观。数据显示,在2020年之前,A股市场强制退市公司数量常年不超过10家,不少年份甚至只有1至2家。退市数量极少,使得退市制度优胜劣汰的功能难以充分发挥。在2020年之后,A股市场退市公司数量开始大幅增加,2023年全年强制退市公司数量已经超过40家,退市率开始逼近1%。照目前趋势来看,2024年强制退市公司数量预计也将超过40家,且最终有可能创下历史新高。退市,对于如今的A股市场而言,已不罕见。

另一方面,在退市类型的实践上,近年来A股市场经历了不断丰富和完善的过程。以往A股市场强制退市主要以财务类强制退市为主,但一些公司通过“财技”,甚至不惜财务造假来规避退市,使得“僵而不退”的情形屡见不鲜,市场因而难以有效出清。但近年来,随着交易类强制退市类型中的面值退市制度发力,上市公司规避退市的现象大幅减少,面值退市也逐渐取代财务类强制退市,成为A股市场最主流的强制退市类型。

根据市场环境的演进,以及市值退市本身具备的特点,记者认为,未来市值退市也可能成为A股市场主流退市类型之一,理由包括以下三点。

首先,市值退市是交易类强制退市类型的一种,上市公司收盘市值只要连续20个交易日低于相关市值标准,就触及市值退市条件。交易类强制退市的一个特点是非常市场化,投资者“用脚投票”决定,上市公司难以操纵和规避。随着市场本身市场化、法治化程度进一步提高,投资者“用脚投票”的力量会越来越强大,市值退市公司也会越来越多。

其次,根据交易所修订后的规则,主板公司的市值退市标准,将自今年10月30日开始从3亿元提高至5亿元,届时相关公司市值若连续低于5亿元,就有可能触及市值退市。这意味着,相较于目前的规定,届时主板公司更易触及市值退市标准,提升了主板公司触及市值退市的概率。

最后,市值退市和面值退市刚好能做到互补。在现实情况中,一些上市公司可能基本面已较差,甚至已成为空壳公司,但由于各种原因,其股价仍远高于面值,面值退市规定难以对此类情形发挥作用。此时市值退市规定的作用就能充分体现出来,将一些股价仍高于面值,但市值持续低于某一阈值的公司即时淘汰出局,实现市场的出清。

未来,在资本市场不断推进改革,以及各方共同努力下,包括市值退市在内,A股市场退市实践会更加丰富,从而进一步形成有进有退、高效配置市场资源的格局。

(责编:汪翠萍)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进一步加强轻型汽车能源消耗量标示管理
下一篇:中国电动汽车在东南亚市场受青睐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