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财经参考 > 正文

富矿发展中国家重在解决出口依赖

梁 桐    2024-05-13 15:18:24    经济日报

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UNCTAD)最新预测,截至2030年,全球对于锂、钴、铜等能源转型关键矿产的需求将上涨约4倍,许多发展中国家虽然上述矿产储量丰富,但缺乏能产生附加值的加工能力。根据联合国贸发会议标准,如某一国家商品出口额六成以上来自原材料出口,即被认定为存在商品出口依赖性问题。围绕上述矿产的商品出口依赖问题影响着66%的小岛发展中国家、83%的最不发达国家以及85%的发展中陆锁国。

联合国贸发会议指出,随着气候问题的紧迫性愈发突出,对于有关矿产资源的需求正在迅速上升,这些矿产在太阳能电池板、风力发电机、电动汽车等新能源技术发展上具有关键意义。截至2050年,全球对于锂的需求将增加1500%,对于镍、钴、铜的需求也将有类似上升。迅速增长的需求为此类矿产资源丰富的发展中国家带来了巨大挑战,对于尚未摆脱商品出口依赖的国家尤其如此。在撒哈拉以南非洲、南美洲、太平洋地区以及中东地区,这种依赖突出存在,不仅将阻碍经济发展,还会加剧富矿国的发展失衡和经济脆弱性。

联合国贸发会议还指出,对于能源转型关键矿产的投资存在巨大缺口,全球范围内的投资与迅速增长的需求存在脱节,当前的生产规模无法满足《巴黎协定》关于控温1.5摄氏度的目标。为达到在2030年实现净零排放的目标,全球能源矿产行业需要新开采80座铜矿、70座锂矿、70座镍矿和30座钴矿,所需新增投资约在3600亿美元至4500亿美元间,投资缺口为1800亿美元至2700亿美元。缺口尤其集中在铜矿和钴矿上,二者在总缺口中占比分别是36%和16%。

对能源转型关键矿产的需求增加,将为许多发展中国家带来机遇,尤其是非洲国家在有关矿产上的储量占比较高。生产电动汽车所需的矿产资源,有19%分布于非洲。但是,发展中国家要想从有关矿藏中充分受益,不能单纯依靠对外出口原材料,而是要尽力提升自身在价值链上的地位。仍以电动汽车为例,联合国贸发会议去年年底曾发布专题报告《关于关键矿产资源的技术注释:供应链、贸易流以及附加值》,检视了锂、钴、石墨等矿产在电动汽车电池生产价值链上的具体贸易流动情况,指出有关矿产资源丰富的非洲和拉美国家中没有一个是电动汽车电池的主要制造国家。

尽管有关富矿国家总体上处在价值链末端,但也有成功案例。刚果(金)是全球最大的钴生产国,通过在本土对矿石进行精炼和加工,使价格从初采的每公斤5.8美元显著提升到加工后的每公斤16.2美元,该国2022年的后加工钴矿出口贸易额高达60亿美元,远高出未加工钴矿1.67亿美元的出口贸易额。

联合国贸发会议指出,为了发展本国工业、优化经济结构、稳固贸易地位,有关富矿发展中国家必须规避商品出口依赖性带来的负面问题。否则,当前对于有关矿产的需求激增只会导致经济脆弱性进一步放大,并且本国民众和企业无法从中获益。针对这一问题,联合国贸发会议特别强调国际社会要对有关富矿发展中国家提供支持,帮助其具备所需的资金和技术。为了确保能源转型关键矿产的公平和可持续生产,联合国在制定有关标准上能够发挥关键作用。有关开采合同和许可证的起草编制工作应该透明和可持续,并且充分帮助富矿国的本土工业发展,以使其更好提升自身在全球价值链中的位置。在去年召开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第28次缔约方大会(COP28)上,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就宣布建立能源转型关键矿产小组。贸发会议秘书长格林斯潘表示,当前有机会利用这些新商品带动贸易制度升级、推动贸易结构多元,解决商品出口依赖问题。

(责编:汪翠萍)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多点开花 期货交割效能全面提升
下一篇:理财获客不能仅靠降费率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