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财经参考 > 正文

供需协同发力提振消费

朱克力    2024-08-06 10:26:57    经济日报

在当前全球经济形势复杂多变的背景下,我国经济展现出强劲韧性与潜力。2024年上半年和二季度数据显示,国民经济总体运行平稳,其中消费领域呈现稳步复苏态势,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压舱石。近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要以提振消费为重点扩大国内需求,经济政策的着力点要更多转向惠民生、促消费,要多渠道增加居民收入。

今年以来,各地积极恢复和扩大消费,因地制宜推出一系列促消费举措,逐步释放消费潜力。从实施“以旧换新”政策拉动汽车、家电等耐用消费品,到发放文旅等领域消费券推动消费市场“乘势而上”,再到密集举办各类消费节以及展览展会……各项措施如同一根根细线,交织成一张促消费网络。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此前印发的《关于加力支持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的若干措施》,重在释放消费潜力,促进消费和产业双重提升,进而激发整体市场活力。这些举措相互协同形成政策合力,为消费市场复苏提供了有力支撑。

同时也要看到,受制于居民收入增速放缓、消费意愿不足、消费场景单一等诸多问题,消费市场全面复苏尚需时日。为此,必须从供需两侧协同发力,在发展新质生产力以增加有效供给的同时,立足多个维度拓展消费需求,打好提振消费的组合拳,培育壮大消费新业态、新模式、新动能,推动经济实现良性循环。

促进居民增收,强化消费原动力。收入是消费的基础,要提振消费必须从根本上解决居民收入增长问题。这要求加大就业创业支持力度,创造更多高质量就业岗位;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减轻居民消费后顾之忧;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千方百计增加居民可支配收入,增强居民消费能力和市场消费信心,激发潜在消费意愿。

创新消费模式,拓宽消费新“蓝海”。推动“以旧换新”政策进一步落地见效,以大平台带小企业走“专精特新”之路,发展在线外卖、即时零售等数字消费新业态,推广无人机配送、飞行文旅等低空经济新模式,引导消费者形成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现代消费新理念。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数智技术精准分析消费者需求,提供个性化、定制化产品和服务,持续拓宽消费领域和市场空间。

扩展消费场景,挖掘消费增长点。因地制宜、因时制宜扩展多元化消费场景,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消费地标和网红打卡地,丰富消费者选择,吸引更多消费者。同时,积极发展夜间经济、休闲经济,延长消费时间链条,促进消费空间范围向更多城市拓展。此外,举办各类消费节庆活动和展览展会,通过浓厚的烟火气息唤起消费者购买热情。

提升用户体验,优化消费软环境。消费环境的优劣直接影响消费者的意愿和行为,要以体制机制创新优化消费环境,营造安全、放心、便捷的消费氛围,加强消费者权益保护,完善法律法规体系,严厉打击假冒伪劣产品和欺诈行为。还要推动线上线下消费融合,加大对商家和服务人员的培训力度,提升用户体验和服务质量,让消费者在享受便捷购物的同时,拥有更多安全感和获得感。

加强政策引导,激发消费新活力。充分发挥政策引导和扶持作用,制定更精准有效的政策措施。例如,加大消费信贷支持和消费券发放力度,降低消费门槛,促进消费需求;加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提升消费承载能力。此外,通过加强区域合作和国际合作,推动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消费市场体系,为消费市场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更加坚实的支撑。

(责编:汪翠萍)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构建地方自主财力长效机制
下一篇:山东胶州 靠制帽产业出圈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