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国家公园 > 正文

自然教育走进横琴湿地公园

耿艳菁 李至城 李跃    2024-01-25 15:13:15    中国绿色时报

“那只鹭好呆萌啊!”来自澳门的学生指着湿地公园中的苍鹭说。他们一行30多人,正在参加观鸟活动,了解横琴国家湿地公园鸟类的多样性。

横琴面积约为106平方公里,其中横琴国家湿地公园的面积约为3.2平方公里,约占整个横琴面积的3%。作为横琴最大的自然生态湿地,地处入海口的滨海滩涂地貌为湿地公园的生态环境增添了独特的魅力,更为众多野生动植物提供了栖息之所。

在湿地公园内,物种丰富多样。以欧亚水獭为代表,分布有500种以上的维管植物和180种以上脊椎动物。这些动植物资源为湿地公园的生态环境增添了丰富的色彩。在持续性的调查和监测中,工作人员陆续发现了小灵猫、水雉等重点保护动物。这些珍稀动物的发现,进一步证明了湿地公园在保护野生动植物方面的重要作用。

40多场科普活动贯穿全年

2023年,湿地公园举办了37场线下活动、4场线上活动,参与人数达5500人次。其中包括大型自然主题活动——“木众成森林,引鸟归琴澳”首届横琴自然周活动,开展企业植树、亲子植树等公众植树活动,在湿地种植近1200株红树植物,更有助于保护红树林生态系统。在暑期红树林研学季,以讲座和自然教育活动的形式,带领亲子家庭深入自然,探索湿地的奥秘,接触夜行的两栖动物,制作昆虫标本。通过自然笔记的线上征稿活动,学生们一起认识湿地中的欧亚水獭、飞来的浮须鸥、一身金斑的金鸻,用笔触感知野性之美。横琴保护野生动物宣传月历时一个多月,以鸟为友,开展横琴首届观鸟邀请赛、大讲堂、嘉年华、鸟类科普活动,精彩纷呈的活动吸引了上千位市民们走进湿地,与小动物相遇相知。

琴澳共建,演绎生态篇章

在横琴这片充满活力的土地上,琴澳共建、共享生态的乐章不断演绎。2023年湿地公园共计开展了20场澳门市民和学校的专场活动,活动内容丰富多样,为亲子家庭带来了无尽的欢乐。在植树活动中,家长和孩子们一起动手,共同为这片土地增添一抹绿色。大人们用望远镜仔细观察鸟儿,孩子们则在绿草如茵的草地上尽情奔跑、嬉戏玩耍,享受着大自然带来的快乐。

“这些活动真的很有意义,我第一次发现原来大自然是如此美丽!”一位参与活动的学生说,“通过这个活动,我们不仅了解了湿地的生物多样性,还了解了湿地保护的重要性和方法。这些知识为我们带来启发,我们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关心环境问题,更好地保护我们的家园。”横琴国家湿地公园的宣教活动促进横琴与澳门的生态保育工作深度交流与合作。

多元化的活动形式,让科普更有趣

近年来,湿地公园为不同的动植物创造了适宜的生境,依托丰富的生物多样性资源,建成横琴首个自然教育径, 配有不同主题的解说牌、昆虫箱、观鸟亭等科普设施,初步形成了科普宣教体系,并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自然教育活动。这些活动不仅形式多样,包括线上互动问答、科普讲座、自然创作、参与清理入侵植物及生态导赏等,而且覆盖面广,吸引了千余个亲子家庭的深度参与及多间澳门学校和横琴学校的联动。人们在湿地公园齐聚一堂,在这里观察、体验和学习。

升级科普设施,提升活动体验

下一步,湿地公园将在现在的基础上加大投入,进一步优化基础设施,落成并启用科普宣教中心及增建自然教育径。在生态保育的基础上,湿地公园将更好地发挥其科普宣教功能,为公众提供更加丰富、有趣的湿地科普活动。

湿地公园已建成自然教育径、观鸟屋,为不同的动植物营造生境。昆虫屋中,华丽蜾蠃已经捉住了一只毛毛虫,将它带回巢内,以供幼虫享用;中国壁虎藏在堆肥箱中捕食;高突足襞蛞蝓在枯枝落叶堆下缩着身体,一动不动;食蚊鱼,莫名地出现在新建的淡水浅塘中……基于这些设施,湿地公园形成了自然解说体系和自然教育课程体系。接下来,湿地公园将继续发力,优化基础设施,扩建科普宣教中心和自然教育径,将科普宣教活动进一步与设施融合,让孩子们看到湿地中精彩的故事,为公众提供更加有趣的湿地科普活动。

探索科普平台机制,共筑湿地明天

横琴国家湿地公园始终将生态优先作为首要原则,致力于开展长期有效的科普宣教工作。同时加强与琴澳两地的合作,积极与国内外高等院校进行科研交流和合作,共同致力于湿地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未来将逐步完善自然教育平台建设,并积极打造品牌活动。向公众传递湿地保护理念,共同构建美好的生态环境。

(责编:汪翠萍)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东北虎豹国家公园的民生温度
下一篇:最后一页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