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人民头条 > 正文

浙江安吉以古茶树保护利用推动产业发展

古树发新芽 茶香飘万家

窦瀚洋    2024-03-28 10:17:58    人民日报

在浙江省安吉县天荒坪镇大溪村,海拔800米的半山腰之上,一棵棵茶树正冒出新芽,漫山遍野皆绿意。

其中,有一棵茶树被木质隔栅保护起来,格外显眼。上前一探,这棵茶树有1.5米高,树冠直径达2米,和周围的普通茶树相比明显偏大,前面还立着一块石碑,碑上写着“树龄1000年”“保护等级1级”的字样。

安吉县农业农村局农业推广研究员赖建红介绍,上世纪80年代,当地农技人员在大溪村横坑坞偶然发现了这棵古茶树,其春茶嫩芽叶张呈玉白色,茎脉呈微绿色,成叶后,夏秋时其新梢又呈绿色,经鉴定与古籍中记载一致,为珍稀茶树良种。次年,安吉县林业科学研究所技术人员剪取此树枝条,插穗繁育出茶树品种白叶1号,对古茶树的保护性利用由此展开。“现在安吉广泛种植的白叶1号茶树母本,均源于眼前这棵古茶树。”赖建红说。

提及保护培育的过程,赖建红直言艰辛。这棵茶树结的种子繁育后生长出的茶树叶片是绿色的,没有遗传母本叶白脉翠的特征。想要得到有这种特征的茶树,必须要用扦插方式无性繁育。

“品种繁育是一个长期的工程,需要一代代人接力。”赖建红说,“茶树生长需要每年精心管护,春季采完茶后进行修株补肥,夏季抗旱保苗,冬季施足茶肥保证来年春芽粗壮有力。”

即使精心保护,这棵古茶树也曾遭遇危机。“2011年初,山上雨雪大,这棵古茶树2/3的枝叶被冻掉,差点救不活。”76岁的大溪村村民潘春花说。村干部余红军告诉记者,县里将这棵古茶树的日常管护工作交给村里,潘春花主动承担,一干就是30多年。

潘春花说,过去她最愁遇到下雨天,因为山上的雨水流下来,会让半山腰的这棵古茶树泡在水里,树的根部很容易烂掉。如果遇上极端天气,危害可能更严重。后来,县、镇、村筹集了专项资金,修建沟渠,缓解了排水难题,又专门修建游览步道和观光平台,方便游客上山观赏。

如今,潘春花的手机隔三差五就能收到“安吉白茶气象服务专题”短信,这是安吉县气象局、县农业农村局为茶叶种植、生产、销售提供的全产业链式气象服务。有了天气信息作为参考,她在古茶树的日常保护中也从容多了。“去年冬天下了几场大雪,多亏短信及时提醒,我们提早准备,搭建起可以遮挡风雪的简易棚,让古茶树顺利过冬。”潘春花说。

安吉白茶产业越做越大,效益越来越好,安吉县推出一系列保护生态环境的举措,以保障安吉白茶的品质——严格控制种植面积,不允许毁林种茶,不允许挤占基本耕地种茶,不适合茶树生长的区域一律不许种茶……

“有时很难想象,从一棵古茶树,竟发展起了安吉最有特色的产业之一。”赖建红说,如今,安吉茶园面积达20.06万亩,产值35.88亿元,全县农民实现人均增收近万元,“现在,每到采茶季,数十万采茶工人汇聚安吉,热闹又壮观,成为当地一道独特风景线,吸引了不少游客慕名而来。”

如今,白叶1号茶苗还从安吉种到了湖南古丈,四川青川,贵州普安、沿河、雷山等地。2018年至今,安吉陆续为三省五县的村庄捐赠出3670万株白叶1号茶苗,成就了“一片叶子富了八方百姓”的佳话。

 

茶树

山茶科山茶属,通常为乔木、小乔木或灌木,叶形有椭圆形、长椭圆形、披针形等。

茶树原产于中国,被世界上60多个国家引种栽培。茶树生长需要合适的日照、温度、地形与水分,要求土层较厚,地下水位低,土壤肥力较高。

(责编:汪翠萍)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优化发展环境 加大引才力度
下一篇:最后一页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