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人民头条 > 正文

新技术新产品带来河北智能建造新场景

2024-11-08 11:28:40    河北日报

喷涂机器人采用激光定位,提高作业效率;塔机智能监控系统让空中操作变地面操作,保障人员安全……从吃“力气饭”到吃“科技粮”,从干“体力活”到干“技术活”,新技术新产品的应用正为河北省智能建造带来新场景。

从10月18日召开的河北省智能建造技术交流暨现场观摩会上获悉,近年来,河北省以保定市、雄安新区入选全国首批智能建造试点城市为契机,大力推动建筑工业化、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智能建造试点工作取得积极进展。

河北省成功打造了一批在智能建造领域具有核心技术和应用市场的领军企业,建筑机器人在作业面控员、有限空间作业、物料运输等多场景实现机器替代与辅助施工。

走进位于高碑店市的中建科技新型建筑工业化基地,CMC生产线上,机械臂正在对装配式建筑部品部件进行结构焊接。

CMC,即钢—混凝土组合模块集成建筑产品。生产线发挥钢结构适合智能建造、混凝土结构适合浇筑成型的特性,采用数字化技术和系统集成方法完成模块骨架结构、机电设备和装饰装修自动化生产。产品运输到工地后经过装配和混凝土浇筑,即可建成房屋并投入使用,“像造汽车一样造房子”成为现实。

在涿州,住宅造楼机则将工厂搬到了施工现场。

记者站在涿州文化产业综合项目20层楼高的施工平台上,脚下红色的巨型装置就是住宅造楼机。

这是一种高层建筑轻量化施工作业集成平台,由中国建筑第三工程局有限公司自主研发,全部的建造工艺过程都可以集中、逐层地在空中完成。

项目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平台刚度大,整体性好,可满足布料机、控制室、消防水箱、喷淋养护、照明、天幕等设备设施的集成需求,并实现了高层住宅现浇钢筋混凝土的工业化智能建造,可有效解决高层建筑施工作业受环境影响大、安全防护差等问题。

科技的进步,改变了房屋建造的传统模式。智能建造试点城市保定,正聚焦核心场景探索智能建造应用新示范。

保定深圳高新技术科技创新产业园,是深圳、保定两地合作共建的科技产业重点园区。园区自主编制了全生命周期建筑信息模型应用标准,推行全项目、全人员、全专业、全过程BIM(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应用。

去年,该园区7个房建工程被评为全过程BIM应用项目。以燕华城项目为例,通过对设计、招采、施工、验收等全过程数字化管控与交付,施工图缺陷减少70%,规避了1144个错漏碰缺问题,缩短施工工期36天,节约建造成本756万元,示范效果显著。

从省住房城乡建设厅获悉,全省已培育智能建造骨干企业24家,遴选智能建造试点项目62个,打造智能建造示范基地9个,培育国家级装配式基地21个,实施BIM技术应用项目800余个。其中,两个智能建造案例入选全国智能建造新技术新产品创新服务典型案例集,13项经验入选全国可复制经验做法清单。

下一步,河北省将在扩大智能建造技术应用场景、加快BIM技术推广应用、加强专业人才培训等方面继续发力,扎实开展智能建造试点工作,大力培育“河北品牌”,打造智能建造“河北样板”。(记者宋平)

(责编:汪翠萍)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深圳:海上森林绿意盎然 10万候鸟年年打卡
下一篇:北京:制造业转型凸显“压舱石”效应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