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艺术 > 正文

传统戏曲迸发新活力

王胜昔 郝永飞    2024-04-18 12:21:59    光明日报

越剧《新龙门客栈》圈粉无数、潮汕英歌舞在社交媒体刷屏、昆剧《牡丹亭》香港演出一票难求、豫剧跨省演出吸引观众自带干粮前来……近期,“戏曲DNA动了”“戏曲基因觉醒”等话题引发共鸣。被戏称为“奶奶辈儿”爱好的戏曲,正在走进年轻人的心头。

戏曲这种历史悠久的舞台形式,缘何被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接纳和喜爱?我们又该如何传承发展戏曲这项传统艺术呢?光明日报就此展开采访。

 梆子敲得热烈,板胡拉得缠绵,现场人山人海。阳春四月,在河南封丘县鲁岗镇东大街村中一块不大的空地上,河南省“舞台艺术送基层”的一场传统古装大戏《抬花轿》正在上演。

“听说有大戏看,附近村民早早搬着小板凳来了。”新乡市演艺有限责任公司豫剧团带队的副团长李毅面色黝黑,风尘仆仆。他说,“看戏的村民估计有五六百人”。

在传承中创新,深入基层打造新经典

豫剧很古老,也可以很年轻。

豫剧有近400年历史,是中国五大剧种之一,2006年被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豫剧起源于河南,但流行地域不限于中原。据统计,除河南省外,湖北、安徽、江苏、山东、陕西、山西、河北、青海以及新疆等省区市都有专业豫剧团分布。老一辈表演艺术家的优秀艺术作品《穆桂英挂帅》《朝阳沟》《小二黑结婚》《花木兰》等经典也被传唱至今。

近年来,豫剧创排持续关注时代、深入基层,一批有温度接地气的现代豫剧精品不断涌现,如孝道文化题材的《游子吟》,扶贫先扶志精准扶贫的《老村新故事》,乡村振兴题材的《守望的乡村》,反映全国“乡镇党委书记的榜样”吴金印带领群众摆脱贫困的现代豫剧精品《太行之子》等。

党的十八大以来,河南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新创复排了100多台现代及传统剧目,《香魂女》《程婴救孤》《清风亭上》《常香玉》《村官李天成》《焦裕禄》《重渡沟》等剧接连获得文华奖、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入选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十大精品剧目奖数量居全国地方戏剧种之冠,被称为戏曲届的“豫剧现象”。

在观众身边,拓展沉浸式演出新天地

传播豫剧必须有自己的阵地和品牌。新乡市演艺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国家一级演奏员张新军告诉记者:“我们充分利用‘梨花轩’小剧场这一场地,打造了‘周周有戏’品牌,并荣获2023年全国新时代‘终身学习品牌项目’。”

面对新时代、新生代、新形态,河南积极探索沉浸式演出新品牌,创造性将传统豫剧与河南民间曲艺“喷空”相结合,豫剧表演艺术家在演出过程中坐到观众席上,与观众零距离互动。这种沉浸式驻场演出模式先后在上海豫园、河南艺术中心小剧场成功开启,深受欢迎。

3月13日晚《程婴救孤》、14日晚《秦雪梅》、15日晚《清风亭上》,3场沉浸式豫剧在河南艺术中心小剧场连续上演。“喷空”创始人、河南省曲协副主席、郑州市曲协主席陈红旭说,让豫剧和“喷空”融为一体,最终目标是让观众和演员融为一体。

豫剧演员与观众深度互动交流,共同探索豫剧艺术的无限可能性,为新时代豫剧注入了活力与灵感。中国剧协副主席、河南省文联副主席、河南省剧协主席李树建直言:“坚持变与不变,变的是方法形式,不变的是中华优秀文化的根和魂。”《中国艺术报》总编辑康伟也表示:“这可以理解为一种文化姿态,那就是我们的戏曲、我们的豫剧,跟观众走得更近了。”

拥抱互联网,开拓戏曲推广新途径

豫剧是乡音、乡韵和乡愁,是一种文化认同,心灵归属。

豫剧在新时代怎样传承、创新和发展?又要如何吸引年轻观众?这是一个重大挑战。处于“领头羊”的河南豫剧院,积极发挥示范、引领、研究、帮扶作用,“下好中国豫剧一盘棋”,连续举办了三届“中国豫剧优秀剧目北京展演月”。2023年,成功举办第五届豫剧艺术节暨“致敬香玉”系列活动,弘扬了常香玉“戏比天大”精神。邀请全国9省区29家豫剧院团在郑州、开封、漯河、许昌、驻马店等地开展优秀剧目展演活动,集中展示了豫剧艺术发展成果,线上累计观看量超7000万人次,在网上掀起了“豫剧风”。

短视频和直播平台能让观众和传统戏曲“亲密接触”,让新生代年轻观众对豫剧认同感更强。精彩的豫剧表演变成一段段短视频在网络平台上传播,成为年轻人认知豫剧魅力的新途径,涌现出一批戏曲明星。

近年来,河南省制定了《河南省“十四五”时期艺术事业发展规划》《2023—2025河南省舞台艺术创作行动计划》等,大力推动各类演出活动,推动豫剧拥抱互联网等举措,以“种文化”“送文化”“兴文化”方式引领赋能百姓文化生活,推动豫剧文化事业蓬勃发展。一大批像新乡市演艺有限责任公司豫剧团这样的剧团,常年活跃在乡村集镇、田间地头,为广大群众送去精神食粮。

“锚定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宣传党的方针,弘扬民族文化,打造艺术精品,服务人民群众。”张新军说,“老百姓喜欢的,才是最好的。”

(责编:赵珊)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如何看待西方艺术终结论和中国艺术的必然发展
下一篇:让古老杂技文化既火又“活”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