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览:德行天下·化育万物——“中国白·德化瓷”艺术展
展期:2024年7月14日-8月9日
地点:中国美术馆
近一年内,京津两地三家重要博物馆都举办了德化瓷展览:2023年8月,国家博物馆曾举办“中国白——德化白瓷展”展览,由于受到观众喜爱,展期一再延长;同年9月,天津博物馆举办“魅力·凝脂——德化白瓷精品展”;今年7月14日,“德行天下·化育万物——‘中国白·德化瓷’艺术展”在中国美术馆开幕。就在此次美术馆展览期间,去年在国家博物馆展出的330余件(套)当代德化瓷作品整体入藏国家博物馆。这是对德化陶瓷艺术的认可,也证明德化瓷正为更多人认知。
技术突破神乎其技
德化县隶属于福建省泉州市,是千年古县,自古便以陶瓷产业闻名于世。《天工开物》将泉郡德化和真定定州、平凉华亭、太原平定、开封禹州、徽郡婺源、祁门并称为中国重要陶瓷产地。德化于宋代开始烧制白瓷,其出产白中带黄,称之为“象牙白”。在此基础上又发展出色泽如猪油的“猪油白”。做工精湛的德化白瓷随海上贸易出口到欧洲,18世纪法国人将德化白瓷称为“中国白”。
至今陶瓷仍是德化的重要产业。2006年,德化瓷烧技艺被列入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德化县“世界陶瓷之都”的称号。2021年7月,泉州申遗成功,德化窑址是“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遗产点之一。
明代嘉靖、万历年间,德化出现了著名陶瓷家何朝宗。何朝宗擅长陶瓷雕塑,尤以塑造观音、达摩、文昌帝君等宗教形象为佳。他的作品洗练、细腻、流畅,人物表情刻画入微。惜乎传世作品不多,几百年来,为公私收藏所重。何朝宗提炼并确定了德化瓷塑的审美特点,后来者至今仍在以他的经典作品为基础,不断延续创作。
国家博物馆和天津博物馆的两次展览以梳理德化瓷发展历史为切口,而此次中国美术馆的展览则完全为当代德化陶瓷艺术家作品,既让观者看到传统的继承,更看到创新——包括技术的创新和艺术理念的创新。
几次展览能让德化瓷“破圈”,吸引大量关注,首先是技术上神乎其技。其中,苏献忠以瓷拟纸的作品《纸》,模拟错杂堆叠的纸张,边缘的参差、卷曲,甚至纸毛飞动,均被完美复刻。如果不走近仔细观察,会以为看到的就是一叠纸。苏崇艺的《本》则更抽象,被树皮包裹的纸卷述说了从树到纸的过程。当然不论是树皮还是纸,其实都是瓷。
除了对纸张的模拟,展览中还有在传统瓷塑搓条等技艺发展后制作的花卉主题作品。如李秀丽的《富贵花篮》,体量不是太大,花篮中众多花卉穿插摆布,繁复逼真到让人叹服。
对布料质感的模拟也是德化瓷的高妙之处。被放大喷绘成展板的林灵月的《雀羽生辉》中,孔雀舞者穿着的裙子不仅有丝织品的垂感和褶皱,还细致入微地呈现出经纬交错间的空隙。展览中,模拟服饰、渔网、帽饰、丝巾的作品不在少数,其中极为出挑的一件是林月创的《瓷·语No.66》。在灯光映衬下,一块被随意揉搓的布料,出现在观众眼前。在“瓷耶纸耶”的恍惚之外,不禁又要问一句:瓷耶布耶?
通观整个展览,德化瓷的技术突破并不发生在某一人身上,而是德化艺术家普遍在传统技术之上有了更大发展。
观照现实突破束缚
当工艺美术从业者喜欢用高超技艺制作传统作品,或在传统样式、题材上加入时下元素时,德化瓷的艺术家们则更多地关注了现实题材。
工艺美术观照现实的能力,一定程度上得益于现代美术教育水平的进步。我们看到许多老艺人制作的现代题材作品,似乎是他们擅长的传统作品的变形,总少一些时代特征。如近几年凭借“一脸不屑”出圈的《沉思罗汉》的作者曾龙升大师,他在1950年代创作的《牧童牛上比英雄》虽是革命题材,却少了一点时代感。这次美术馆展出的人物类作品,面部、手部的造型细节都非常准确,看得出作者受过良好的造型训练,这也让他们表现现实题材更为从容裕如。
写实之外,此次展览中许多作品身上体现出鲜明的探索性,即使将它们置于当代艺术作品展览中也毫不违和。林晓芳的《未知系列》中的一件作品,仿佛用布叠成一条小船,船上还有一条服装标签样的布条上写着“MADE IN CHINA”。孙源的《失乐园》以瓷呈现剪纸效果,一个个红色小人好似借助上升气流飘向空中,小人的造型仿佛中央美术学院已故教授吕胜中“小红人”系列的延伸。陈德生的《悯》,将德化瓷最具代表性的观音题材抽象成由块面构成的几何造型,近似于一些当代雕塑乃至潮玩作品的表现方式。
可以说,这些作品已经不能用传统工艺美术的范式来衡量。许多艺术家已突破传统的限制,主动将自己的作品置于当代艺术范畴。他们虽然注重张扬本门类技术,却是把技术当作完成作品的手段,而不是用作品证明技术的高超。
手工技艺脱离日用
创新的技术和新潮作品当然能迅速抓住观众,但以何朝宗为代表的德化陶瓷的传统审美范式,同样没有过时,依旧经典。连紫华大师的《观自在》等传统题材作品,是展览中的另一道风景。而且传统对现代的影响也显而易见,如《福建舰》《思念》等作品中对海浪的描绘,几乎是何朝宗塑造的达摩脚下浪花的翻版。
《天工开物·陶埏》记载:“德化窑惟以烧造瓷仙、精巧人物、玩器,不适实用。”说的是德化瓷本就是观赏多、实用少。此前国家博物馆曾展出一些1950年代到1980年代的日用类作品,中国美术馆的展览中,可算作实用器的只有一个笔筒和几件特别标明手工拉胚的薄胎杯。这是当前工艺美术的普遍现象:随着时间的推进,当工业技术更进步时,人工代表更高成本,日用器、实用器就从手工生产让位给工业生产了。这当然是一种必然,却也不无遗憾。
这几次德化瓷展览可以说是工艺美术发展现状的生动注脚。工艺美术在技术上不断取得突破,工艺作品在传统和创新两条道路上前进。手工技艺更加脱离实用功能,工艺美术逐步美术化。当然这一切都是进取、发展的艺术门类呈现出的特点,如果还是原地踏步,甚至在技法、审美上退步的门类,也就仅能做个不太合格的“遗产”了。
(责编:赵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