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地方 > 正文

射阳县海通镇人大:“巡河问水”守护生态底色 创新机制赋能河长治

2025-08-14 13:59:22   

近日,射阳县海通镇人大主席团在例行巡查中发现射阳河支流存在大面积浮萍,镇人大迅速启动应急机制,“三级联动”巡查,依托“人大代表+网格员+技术员”模式,组织代表开展“巡河问水”活动。

射阳县海通镇人大将镇内所有河道划分为35个责任段,每段由2名代表牵头,配备群众监督员与环保技术人员,利用无人机航拍与水质传感器,对射阳河国考断面及12条重点支流实时监控,精准定位污染源,同时通过“代表联络站”平台收集民意,一周内收到17条河道问题反映,推动形成“浮萍清理”“排污溯源”双行动清单。

人大代表带头破解生态危机,全镇70余名人大代表联合保洁队开展“清萍行动”,岸上小组用竹竿聚拢浮萍,船上分队驾小艇深入河心打捞,历时6小时清理五匡中沟等3条河道,转运浮萍垃圾12车;同步溯源发现上游养殖尾水排放问题,推动环保部门关停违规养殖场。此外,镇人大推进“河长制2.0”责任网,实行镇党委书记、村支书、村民组长三级河长包干,全镇168.7公里河道设立公示牌,公开监督电话,同时实施“网格化+志愿护河”战略,沟浜村试点“两委干部每两日一查、保洁员每日巡河、村民认领河段”,实现“水面无漂浮、岸坡无垃圾”。在保护的基础上,镇人大重视利用种植水生植物涵养水质,拦截农业面源污染,加大对生态修复工程的监督,组织代表视察了海通湾湿地公园与10公里生态河道。

工作中,人大代表们按照巡河计划,每周沿着包干河流沿岸徒步巡查,仔细观察河道水质、水面清洁度及沿岸环境卫生状况,并向镇河长办工作人员详细询问河道日常管护、污水治理、沿岸绿化及防汛设施维护等情况,重点关注是否存在乱排污水、乱倒垃圾、非法侵占河道等问题。此外,镇人大组织代表宣讲,在射南村举办“环保微讲堂”,发放代表联系卡500余张,村民陈莉莉等自发组建护河队,充分地激活民力。镇人大鼓励村社区考核激励制度化,通过每月村居环境互评,沟浜村因河道管护成效获评“生态示范村”,奖励资金用于河道护栏建设。

据介绍,此次巡河活动不仅强化了人大代表对河长制工作的监督力度,也为相关部门改进河道治理工作提供了有力参考。下一步,射阳县海通镇人大将持续跟踪督促本次巡河发现问题的整改情况,定期组织“回头看”,确保问题整改到位,以“人大监督”助力“生态保护”,让辖区内的每一条河道都成为造福百姓的幸福河。(射阳县海通镇人大供稿)

(责编:张若涵)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南珠高铁玉林北至岑溪东段22座隧道全部贯通
下一篇:最后一页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