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正式下达《劳动人事争议流动仲裁庭服务规范》国家标准立项计划。该标准由湖北襄阳人社部门主导编制,系全国首个针对流动仲裁庭的国家级标准,标志着基层探索的“襄阳经验”上升为国家规范,将为破解劳动人事争议处理难题提供统一参考。
据介绍,流动仲裁庭是仲裁服务向基层延伸的创新模式,通过深入企业、社区、乡镇现场开庭,实现“维权服务上门”。襄阳先行先试,组建专业流动仲裁队伍,将庭审搬到群众“家门口”。标准聚焦全流程规范:明确案件受理、调解、审理等各环节时限与要求,确保“快审快结”;严格仲裁员资质与职责,要求兼具法律素养与基层工作经验;规范移动庭审设备配置标准,保障现场审理专业性。
襄阳市人社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该标准的制定,将推动各地流动仲裁庭规范化建设,既降低群众维权成本,又提升仲裁公信力,为完善争议处理体系、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提供重要支撑。(襄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责编:张若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