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地方 > 正文

福建永安:小集市“烟火气”解锁民生幸福新密码

2025-08-25 15:32:29   

“阿婆,这把青菜多少钱?”“五块钱,新鲜得很,自家种的,无污染,放心吃!”8月24日清晨,福建永安市燕南街道太平社区的集装箱集市里,人声鼎沸,热闹非凡,居民李阿姨正和摊主王女士讨价还价。

 

居民们正在集市里尽享早餐。

 

在这个小集市上,不仅有新鲜的蔬菜,还有热气腾腾的早餐、琳琅满目的日用百货。居民们或拎菜篮、或推小车,穿梭于摊位之间,笑语盈盈、询价还价,俨然一幅充满温度的城市民生画卷。

“以前买点新鲜菜要跑好几里路,现在下楼遛个弯就买齐了,真方便!”李阿姨提着满满一篮子菜,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这个小小的集装箱集市,不仅解决了居民的“菜篮子”问题,还带来了满满的幸福感。

这个小集市的顺利投用,源于小区业主群一名居民的感慨:“要是家门口有个小集市就好了。”这句话被太平社区党委书记黄筱滢记在了本上,更放在了心上。“社区的工作就是要为居民解决实际问题。”黄筱滢说。

民有所呼,我有所应。太平社区迅速请示街道办事处,积极对接周边农户,科学规划集装箱摊位布局。通过盘活闲置资源、优化功能配置,仅用一个月时间,便将便民集装箱集市从“设想”变为了“现实”。

“现在,油盐酱醋茶,一次性就可以购齐,真是太方便了!”李阿姨乐呵呵地说。这个小集市,不仅解决了“民生疙瘩”,还为居民带来了诸多便利和温暖。

“小集市的背后,是社区聚焦聚力‘以群众需求为导向’理念的生动实践。”黄筱滢介绍,“便民集市不仅为周边农户提供了规范的农产品交易场所,更是社区倾听民声、检验工作成效的前沿阵地。”

如今,这个小小的集市,不仅解决了居民的买菜难题,还创新探索出了一条基层治理与民生服务深度融合的新路径。社区通过集市收集民情,将“烟火气”里的心声转化为为民办实事的指南,让一件件“急难愁盼”民生问题得以快速解决,同时也让居民从社区治理的“旁观者”纷纷转变为“共建者”。

“过去同住一栋楼相互不认识,现在集市上天天碰面,自然而然就熟了!”李阿姨深有感触地说。聚拢邻里情,激活社区魂,小集市更深层的价值在于重构熟人社区、促进邻里融合。太平社区以党建为纽带,创新将集市打造成社区治理的新载体、民情收集的新窗口,推动优质资源和暖心服务向基层下沉,向就业、养老等领域延伸,让共建共治共享的暖流在升腾的烟火气中静静流淌,使组织优势真正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服务效能。

“现在生意好多了,每天都能卖不少。”摊主王女士笑眯眯地说,“这个集市不仅方便了居民,也让我们这些农户有了稳定的收入。”

集市喧喧,烟火袅袅。“小小集市不仅量出了民生需求的温度,更写出了基层善治的答卷。”黄筱滢说,“居民手里提着的,是新鲜菜蔬,更是满满的获得感;摊主收到的,是劳动所得,更是沉甸甸的幸福感。”

这缕缕烟火气,正默默熔铸成“人民城市”理念下最坚实、最温暖的幸福基座。在这里,每一笔交易都在为美好生活添彩,每一次相逢都在为社区未来赋能。(永安市融媒体中心 黄中泉 刘薇)

(责编:李茜)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四川省德阳市公安局交管支队开展专项整治行动
下一篇:最后一页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