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地方 > 正文

福建清流:文明新实践 鲜花村里新事多

2025-08-29 17:55:11    三明日报

党员带头走进大棚提供技术服务。

村景鸟瞰

“石下芬芳俚”

 

青瓦白墙的民居错落有致;法治文化公园里村民谈笑风生;田间大棚鲜切花竞相绽放……走进清流县林畲镇石下村,这个看似普通的村落,以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为载体,将党建引领、人才赋能、人居环境整治的力量汇聚成新动能,建设文明乡风。

新风尚有人带头

“多亏了党员巫秀娟上门带头,我们的庭院越来越干净整洁。”村民巫华伟口中的“上门带头”,正是石下村“五带头”机制的体现。

石下村以党员先锋工程为抓手,推行“五带头”(带头服从大局、带头创业致富、带头服务群众、带头尊老爱幼、带头美化庭院)机制,让党员的身影活跃在村民最需要的地方。

党员如何带头?巫秀娟说:“我们平时开展培训学习活动,传播‘人美、院美、室美、村庄美’理念。不少庭院从‘脏乱差’变得干净整洁,门口种满花草。党员不单自己要积极参与,还要带领大家,践行文明生活方式。”

红色教育、法律普及等先锋岗的设立,让党员主动下沉解决难题,更让村民从旁观者变成了参与者。村民巫林顺通过法律普及先锋岗的宣传,学会了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权益,还主动加入村里的普法宣传队。他说:“现在遇到邻里矛盾,大家都知道找法律依据,吵架的少了,讲道理的多了。”

新型农民议事空间、法治文化公园、文化礼堂等阵地,为文明实践提供了新平台。“以前村里有事,大家随便聚在村口闲聊,意见难统一;现在设定了议事空间,大家有商有量,还能参考法律条文,决策也更科学了。”巫秀娟说。村里的法治文化公园成了村民茶余饭后的好去处,闲聊、下棋、跳广场舞等,文明新风在潜移默化中浸润人心。

新技术有新服务

“没想到坐在田埂上就能学政策,大棚里还能练技术,现在我家的鲜切花产量都提高了。”花农李锦泳的话,说出了石下村的新变化。

围绕鲜切花特色产业,石下村招募了一批“爱宣讲、懂政策、有特长”的人才服务志愿者,推出“板凳课、田间讲、大棚学”等宣讲形式,把种苗补助、保险补助、租金减免等政策红利送到花农和花企身边。

“我们通过‘小板凳围坐、拉家常宣讲’的模式,组织党员干部、驻村工作队及村‘两委’携带学习资料,走访入户宣传政策。”石下村干部巫丽红说。

与三明林校合作开办的4期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班,更是让村民“变身”技术达人。巫丽红提到:“我们需要自身掌握鲜切花种植技术,包括品种选择、土壤管理、病虫害防治等全流程操作,并学习直播带货技巧,包括平台运营、产品展示、互动营销等实战方法。通过培训,引领农户将鲜切花种植与电商结合,开发线上销售渠道,实现产品从传统批发向电商直销的转型。”

从传统销售到电商销售的转变,离不开文明实践站牵线搭桥的作用。“我们不仅请老师来教,还组织学员去外地考察,让大家看到现代农业的前景。留住人才、用好人才,才能让文明之花结出致富果。”巫丽红说。

新环境有新活力

“以前村里的房子参差不齐,现在统一改成‘青瓦白墙’,看着就舒心,住得也温馨。”村民温生招对村庄的变化赞不绝口。这背后是人居环境整治带来的新面貌。

石下村以人居环境整治为突破口,改善村容村貌,让乡村焕发出新的生机活力。“石下芬芳俚”“米兰花酒店”等项目相继建成,村庄颜值大大提升。村里水、电、路等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引导村民落实“门前三包”,形成“每日一清扫、每周一督查、每月一通报、每季一评比”保洁工作机制。“现在村里干干净净的,谁也不好意思乱堆乱放了。”村民张伍秀说。

宜居环境滋养文明风尚,村民们主动参与村庄文明建设,有人义务看管公共设施,有人帮忙照顾孤寡老人,邻里之间互帮互助的场景随处可见。“环境好了,人心也齐了。”党员巫文才说。(清流记者站 温玉婷 文/图)

(责编:李茜)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南昌县金湖管理处:聚焦文明交通 共筑安全出行环境
下一篇:最后一页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